各地工會組織實施“職工素質工程”紀實
2008/3/31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一項旨在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更好地適應形勢任務要求的工會傳統工作,被賦予了新的內容,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這就是目前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的“職工素質工程”。適應形勢要求的重要舉措
開展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四有”職工隊伍,是工會的一項傳統工作。在新的形勢下,這項工作被提升到“工程”的高度,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是工會工作與時俱進的新舉措。
―――適應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挑戰的要求。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了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高素質的勞動者,誰就擁有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控制權”。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把經濟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適應兩個根本性轉變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國職工隊伍的總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在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的情況下,盡快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既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又是當務之急。
―――提高生存、競爭和發展能力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企業的生存和改革越來越依賴于職工素質的提高,而且職工的就業能力、收入待遇、發展前途等,都與其知識水平和技術技能素質密切相關。尤其是在當前就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提高職工的知識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實際上是對職工就業權和發展權的維護,是對職工根本利益的維護。
―――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的要求。工人階級的先進性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工人階級只有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用科學理論和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知識武裝起來,才能更好地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先進性,才能在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許多省市工會,從大局出發,著眼于職工的需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傳統的職工教育工作基礎上,紛紛提出了“職工素質工程”。工會職工教育工作的新亮點
實踐中,各級工會組織自覺把推進職工素質工程作為工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的先進性,推進工人階級知識化進程,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方針的具體行動,保證了這一活動從一開始就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地運行,使其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工會特色,在提高職工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指導思想明確,內容具體。工會開展的職工素質工程,緊緊圍繞市場經濟對職工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賦予了新的內涵。素質工程的內容明確具體,既強調提高職工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質,又重視提高其學習能力、勞動技能、創造才能和心理、身體素質;既重視職工的全面發展,又突出教育培訓的重點,針對性、適用性、操作性都很強,較好地適應了企業和職工的要求。如上海市總工會提出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班組、學習成才標兵活動。大連市的“三學一提高”都把重點放到全面提高勞動者的核心技能上,使素質工程成為工會工作的新“亮點”。
方法靈活,措施有力。素質工程不僅有明確的內容,而且采取了“工程”式的組織實施方式,制定了系統的工作目標、推進計劃和落實措施,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作體系。上海市制定了素質工程五年推進計劃,今年提出了“貫徹一個綱要,建立兩項機制,推進三大建設,落實四個100萬,強化五大舉措”的目標任務。天津市在推出素質工程五年計劃的同時,又分別推出了職業道德教育、職工教育培訓、建立班組職工素質檔案、班組讀書學習、文化工作、體育健身等六項具體推進計劃。武漢市則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為重點,推行“四個百萬”計劃(百萬職工知識武裝、職業道德創建、技術培訓、體育健身)。為保證目標計劃的落實,各地工會都制定了具體的措施,從加強輿論宣傳、召開經驗交流會、下發學習材料、評選表彰先進、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等方面推進素質工程。
形式豐富,載體多樣。在新的條件下,各地工會組織在發揚傳統的同時,積極吸收、借鑒現代教育方法手段和組織管理形式,創新和豐富了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形式和載體。一是繼承和發展工會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訓形式和方法,賦予其新內容,如在全國職工中廣泛開展的讀書自學、崗位成才活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二是吸收新的教育及管理理念,借鑒現代教育培訓方式和組織形式。如把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科學理念及運作方式引入職工素質工程,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三是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育培訓手段,如電化教育、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拓展教育培訓的廣度和深度;四是利用社會教育培訓資源,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等等。
既抓機制,又抓示范。各地工會十分重視制度機制建設,進一步推動建立了素質工程的組織領導、協調配合、操作實施、檢查監督、考核獎勵、經費設施等保障措施和制度。各地工會把素質工程的重點放到基層企事業單位,直接面對班組、面對職工開展工作。他們十分重視發揮典型單位和先進人物的引導示范作用,推動整體工作的深入。天津市總工會專門選擇了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所有制和經濟狀況的100家企事業單位,作為實施素質工程的重點推進單位,經常分析情況,把握進度,交流經驗,帶動其它企業的工作。上海市除了及時評選表彰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班組和學習成才標兵外,還推出評選上海職工人力資源開發十大風云人物,學習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蘇州市總工會確定了21家單位為建立學習型組織重點推進單位,精心指導幫助,總結經驗,為其它企業提供學習的榜樣。
黨政重視,形成合力。各地工會在工作中積極爭取黨政的支持,廣泛借助社會的力量,使職工素質工程成為全社會的一項重要行動。許多地方的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職工素質工程,在工會組織的積極推動下,初步形成了黨政重視、社會廣泛參與、工會大力推動、各方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從組織領導和力量上保證了素質工程的順利實施。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在推進職工素質工程中,廣大基層工會組織立足實際,從職工和企業的需要出發,創造性地開展了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并創造了許多好形式、好載體,有效地促進了職工素質的提高。
―――在職工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許多基層工會組織從轉變職工思想認識入手,通過進行形勢教育、國情廠情教育、主人翁精神教育、危機意識教育等,激發職工參加學習培訓的主動性、自覺性。蘇州市一些企事業單位在職工中普遍開展了樹立“六種觀念”的教育,即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工人階級有知識才有力量的觀念;不學習必被淘汰的觀念;憑知識參與競爭的觀念;為了明天美好生活學好2小時的觀念;實力在于學習力的觀念,激發了廣大職工參加學習培訓的熱情,形成了濃郁的學習氛圍。
―――深化職工讀書自學活動,鼓勵職工崗位成才。武漢市在推進“百萬職工知識武裝計劃”中,要求到2005年全市建立5萬個職工讀書自學組織,經常性讀書學習的職工達到100萬,在基層企事業單位掀起了讀書學習的新高潮。洛陽市總工會在發揚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職工讀書自學活動,目前全市建有各類讀書服務組織486個,常年參加各類讀書學習活動的職工達50萬人以上,在普通職工中每年都涌現出許多自學成才者。
―――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上海市從去年開始提出創建學習型組織以來,不僅在知識技術密集的電信、汽車、鋼鐵、石化等產業中迅速開展起來,而且在勞動密集型的城市交通、市政、建工、水務等行業也受到了歡迎,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學習成才標兵和學習型領導者。
―――建立職工教育培訓制度,定期對職工進行業務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各企事業單位工會從維護職工精神文化權益的角度,積極推動企業建立職工教育培訓制度和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協助企業制定和落實培訓計劃,保證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蘇州飛利浦電子消費有限公司工會協助企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員工培訓制度,除了與企業人力資源部密切配合,組織動員職工積極參加企業的培訓計劃外,還根據職工的需要開設不同類型的短期學習班,隨時為職工“充電”。為保證職工教育培訓的質量,許多工會組織還協助行政建立了職工知識、職業技能培訓認證制度。天津自來水集團公司專門建立了職工素質評定中心,制定詳細的評級標準、考核程序、培訓大綱等,與勞動部門協調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認證。對優秀職工則采取送出去培訓的辦法,支持他們參加國家級、國際級資質認證,有計劃地培養工人技師和高級技工。
―――廣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和崗位練兵等活動。各地工會組織發揚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的優良傳統,把素質工程與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大賽、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在生產實踐中提高職工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培養了大批高技術工人。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工會在傳統的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的基礎上,總結推廣了乙烯公司芳烴車間創造的“職工技術論壇”形式,使職工不僅提出系統的技術改進意見,而且親自參與實施,有效地調動了職工參加技術創新活動的積極性,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把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與工會其它重點工作相結合,促進素質工程的深入發展。在實施職工素質工程中,基層企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不僅重視發揮工會文化宮、俱樂部、圖書室、職工學校、工會再就業培訓基地等文化教育陣地的作用,而且十分重視發揮工會組織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作用,發揮職代會、廠務公開、集體合同等制度的作用,從制度和監督上保證職工參加學習培訓權利的落實。不少企業工會把建立職工學習培訓制度及保證措施列入職代會和廠務公開的內容,定期進行檢查督促。有的企業工會明確把職工教育培訓的目標和計劃寫入集體合同,用制度來保障職工學習的權利。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職工素質工程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職工綜合素質的提高。幾點啟示
盡管職工素質工程開展時間不長,但效果卻十分明顯,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給我們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以多方面的啟示。
第一,必須高度重視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工作。在知識經濟即將到來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武裝廣大職工,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既是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充分發揮他們主力軍作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從根本上保障職工經濟、政治、文化和其它社會權益實現的重要途徑。組織和引導職工適應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維護好他們的精神文化權益和學習權、發展權,既是對職工眼前利益的維護,也是對職工長遠利益、根本利益的維護,是工會實現“兩個維護”相統一的結合點。各級工會組織應該高度重視職工的教育培訓的工作,把它作為全會的一項重點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努力推動這項工作深入開展。
第二,注重與工會其它工作有機地結合,相互促進。推進職工素質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工會組織一家既不應該也不可能全部包攬下來,而應該從工作組織的性質、特點、職能和優勢出發,找準工作的角度,積極發揮作用。要充分發揮工會宣傳教育培訓陣地的作用,發揮工會組織網絡和人員優勢,配合企業行政在提高職工素質方面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要推動各級政府將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列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落實。要推動和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職工教育培訓制度,認真落實培訓計劃和保障措施,實現全員培訓的目標。要切實把工會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與工會其它重點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工會的各項業務工作整合起來,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第三,重視創新工會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內容和機制。工會各項工作要適應形勢要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就必須不斷進行觀念、機制和工作形式的創新。工會職工教育工作要進一步整合工會現有的教育培訓資源,鞏固和發展工會教育培訓陣地,培養造就工會職工教育干部隊伍,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培訓手段,吸引社會各方力量,使工會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上一個新水平。
第四,努力提高工會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工會要更好地肩負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在加強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中有所作為,工會干部就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工會倡導“建立學習型組織,爭當學習型職工”,工會組織就必須首先成為學習型組織,工會干部就必須成為學習型、思考型、創新型的干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才能使工會組織在服務職工、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要在廣大工會干部中開展經常性的學習、培訓活動,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要加強工會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努力培養一支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工作要求的、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為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開展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四有”職工隊伍,是工會的一項傳統工作。在新的形勢下,這項工作被提升到“工程”的高度,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是工會工作與時俱進的新舉措。
―――適應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挑戰的要求。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了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高素質的勞動者,誰就擁有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控制權”。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把經濟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適應兩個根本性轉變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國職工隊伍的總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在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的情況下,盡快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既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又是當務之急。
―――提高生存、競爭和發展能力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企業的生存和改革越來越依賴于職工素質的提高,而且職工的就業能力、收入待遇、發展前途等,都與其知識水平和技術技能素質密切相關。尤其是在當前就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提高職工的知識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實際上是對職工就業權和發展權的維護,是對職工根本利益的維護。
―――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的要求。工人階級的先進性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工人階級只有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用科學理論和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知識武裝起來,才能更好地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先進性,才能在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許多省市工會,從大局出發,著眼于職工的需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傳統的職工教育工作基礎上,紛紛提出了“職工素質工程”。工會職工教育工作的新亮點
實踐中,各級工會組織自覺把推進職工素質工程作為工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的先進性,推進工人階級知識化進程,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方針的具體行動,保證了這一活動從一開始就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地運行,使其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工會特色,在提高職工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指導思想明確,內容具體。工會開展的職工素質工程,緊緊圍繞市場經濟對職工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賦予了新的內涵。素質工程的內容明確具體,既強調提高職工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質,又重視提高其學習能力、勞動技能、創造才能和心理、身體素質;既重視職工的全面發展,又突出教育培訓的重點,針對性、適用性、操作性都很強,較好地適應了企業和職工的要求。如上海市總工會提出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班組、學習成才標兵活動。大連市的“三學一提高”都把重點放到全面提高勞動者的核心技能上,使素質工程成為工會工作的新“亮點”。
方法靈活,措施有力。素質工程不僅有明確的內容,而且采取了“工程”式的組織實施方式,制定了系統的工作目標、推進計劃和落實措施,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作體系。上海市制定了素質工程五年推進計劃,今年提出了“貫徹一個綱要,建立兩項機制,推進三大建設,落實四個100萬,強化五大舉措”的目標任務。天津市在推出素質工程五年計劃的同時,又分別推出了職業道德教育、職工教育培訓、建立班組職工素質檔案、班組讀書學習、文化工作、體育健身等六項具體推進計劃。武漢市則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為重點,推行“四個百萬”計劃(百萬職工知識武裝、職業道德創建、技術培訓、體育健身)。為保證目標計劃的落實,各地工會都制定了具體的措施,從加強輿論宣傳、召開經驗交流會、下發學習材料、評選表彰先進、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等方面推進素質工程。
形式豐富,載體多樣。在新的條件下,各地工會組織在發揚傳統的同時,積極吸收、借鑒現代教育方法手段和組織管理形式,創新和豐富了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形式和載體。一是繼承和發展工會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訓形式和方法,賦予其新內容,如在全國職工中廣泛開展的讀書自學、崗位成才活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二是吸收新的教育及管理理念,借鑒現代教育培訓方式和組織形式。如把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科學理念及運作方式引入職工素質工程,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三是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育培訓手段,如電化教育、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拓展教育培訓的廣度和深度;四是利用社會教育培訓資源,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等等。
既抓機制,又抓示范。各地工會十分重視制度機制建設,進一步推動建立了素質工程的組織領導、協調配合、操作實施、檢查監督、考核獎勵、經費設施等保障措施和制度。各地工會把素質工程的重點放到基層企事業單位,直接面對班組、面對職工開展工作。他們十分重視發揮典型單位和先進人物的引導示范作用,推動整體工作的深入。天津市總工會專門選擇了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所有制和經濟狀況的100家企事業單位,作為實施素質工程的重點推進單位,經常分析情況,把握進度,交流經驗,帶動其它企業的工作。上海市除了及時評選表彰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班組和學習成才標兵外,還推出評選上海職工人力資源開發十大風云人物,學習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蘇州市總工會確定了21家單位為建立學習型組織重點推進單位,精心指導幫助,總結經驗,為其它企業提供學習的榜樣。
黨政重視,形成合力。各地工會在工作中積極爭取黨政的支持,廣泛借助社會的力量,使職工素質工程成為全社會的一項重要行動。許多地方的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職工素質工程,在工會組織的積極推動下,初步形成了黨政重視、社會廣泛參與、工會大力推動、各方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從組織領導和力量上保證了素質工程的順利實施。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在推進職工素質工程中,廣大基層工會組織立足實際,從職工和企業的需要出發,創造性地開展了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并創造了許多好形式、好載體,有效地促進了職工素質的提高。
―――在職工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許多基層工會組織從轉變職工思想認識入手,通過進行形勢教育、國情廠情教育、主人翁精神教育、危機意識教育等,激發職工參加學習培訓的主動性、自覺性。蘇州市一些企事業單位在職工中普遍開展了樹立“六種觀念”的教育,即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工人階級有知識才有力量的觀念;不學習必被淘汰的觀念;憑知識參與競爭的觀念;為了明天美好生活學好2小時的觀念;實力在于學習力的觀念,激發了廣大職工參加學習培訓的熱情,形成了濃郁的學習氛圍。
―――深化職工讀書自學活動,鼓勵職工崗位成才。武漢市在推進“百萬職工知識武裝計劃”中,要求到2005年全市建立5萬個職工讀書自學組織,經常性讀書學習的職工達到100萬,在基層企事業單位掀起了讀書學習的新高潮。洛陽市總工會在發揚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職工讀書自學活動,目前全市建有各類讀書服務組織486個,常年參加各類讀書學習活動的職工達50萬人以上,在普通職工中每年都涌現出許多自學成才者。
―――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上海市從去年開始提出創建學習型組織以來,不僅在知識技術密集的電信、汽車、鋼鐵、石化等產業中迅速開展起來,而且在勞動密集型的城市交通、市政、建工、水務等行業也受到了歡迎,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學習成才標兵和學習型領導者。
―――建立職工教育培訓制度,定期對職工進行業務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各企事業單位工會從維護職工精神文化權益的角度,積極推動企業建立職工教育培訓制度和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協助企業制定和落實培訓計劃,保證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蘇州飛利浦電子消費有限公司工會協助企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員工培訓制度,除了與企業人力資源部密切配合,組織動員職工積極參加企業的培訓計劃外,還根據職工的需要開設不同類型的短期學習班,隨時為職工“充電”。為保證職工教育培訓的質量,許多工會組織還協助行政建立了職工知識、職業技能培訓認證制度。天津自來水集團公司專門建立了職工素質評定中心,制定詳細的評級標準、考核程序、培訓大綱等,與勞動部門協調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認證。對優秀職工則采取送出去培訓的辦法,支持他們參加國家級、國際級資質認證,有計劃地培養工人技師和高級技工。
―――廣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和崗位練兵等活動。各地工會組織發揚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的優良傳統,把素質工程與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大賽、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在生產實踐中提高職工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培養了大批高技術工人。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工會在傳統的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的基礎上,總結推廣了乙烯公司芳烴車間創造的“職工技術論壇”形式,使職工不僅提出系統的技術改進意見,而且親自參與實施,有效地調動了職工參加技術創新活動的積極性,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把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與工會其它重點工作相結合,促進素質工程的深入發展。在實施職工素質工程中,基層企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不僅重視發揮工會文化宮、俱樂部、圖書室、職工學校、工會再就業培訓基地等文化教育陣地的作用,而且十分重視發揮工會組織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作用,發揮職代會、廠務公開、集體合同等制度的作用,從制度和監督上保證職工參加學習培訓權利的落實。不少企業工會把建立職工學習培訓制度及保證措施列入職代會和廠務公開的內容,定期進行檢查督促。有的企業工會明確把職工教育培訓的目標和計劃寫入集體合同,用制度來保障職工學習的權利。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職工素質工程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職工綜合素質的提高。幾點啟示
盡管職工素質工程開展時間不長,但效果卻十分明顯,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給我們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以多方面的啟示。
第一,必須高度重視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工作。在知識經濟即將到來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武裝廣大職工,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既是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充分發揮他們主力軍作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從根本上保障職工經濟、政治、文化和其它社會權益實現的重要途徑。組織和引導職工適應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維護好他們的精神文化權益和學習權、發展權,既是對職工眼前利益的維護,也是對職工長遠利益、根本利益的維護,是工會實現“兩個維護”相統一的結合點。各級工會組織應該高度重視職工的教育培訓的工作,把它作為全會的一項重點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努力推動這項工作深入開展。
第二,注重與工會其它工作有機地結合,相互促進。推進職工素質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工會組織一家既不應該也不可能全部包攬下來,而應該從工作組織的性質、特點、職能和優勢出發,找準工作的角度,積極發揮作用。要充分發揮工會宣傳教育培訓陣地的作用,發揮工會組織網絡和人員優勢,配合企業行政在提高職工素質方面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要推動各級政府將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列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落實。要推動和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職工教育培訓制度,認真落實培訓計劃和保障措施,實現全員培訓的目標。要切實把工會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與工會其它重點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工會的各項業務工作整合起來,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第三,重視創新工會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內容和機制。工會各項工作要適應形勢要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就必須不斷進行觀念、機制和工作形式的創新。工會職工教育工作要進一步整合工會現有的教育培訓資源,鞏固和發展工會教育培訓陣地,培養造就工會職工教育干部隊伍,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培訓手段,吸引社會各方力量,使工會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上一個新水平。
第四,努力提高工會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工會要更好地肩負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在加強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中有所作為,工會干部就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工會倡導“建立學習型組織,爭當學習型職工”,工會組織就必須首先成為學習型組織,工會干部就必須成為學習型、思考型、創新型的干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才能使工會組織在服務職工、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要在廣大工會干部中開展經常性的學習、培訓活動,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要加強工會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努力培養一支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工作要求的、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為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