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湖北5年"創爭"成果 打造大批高素質勞動者
】中部崛起、兩型社會建設、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當我們點擊這些目前全省上下十分關注的熱門詞匯時,擁有大量復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顯得尤為重要。為使大批“藍領”職工躍升為“金領”階層,2003年以來,我省全面開展了“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近日,記者走訪部分地區和單位,探訪5年“創爭”成果。
“我們制定了職工自學成才獎勵辦法和合理化建議‘金點子’獎勵制度,每年頒發自學成才獎100多萬元,對10余個‘金點子’提議人給予2萬元的獎勵。”1日,武鋼工會副主席肖厚福說。
在全省,由省總工會聯合省文明辦、發改委等10家廳局成立的省“創爭”活動領導小組,從我省人才需求實際出發,制定了“創爭”活動5年規劃,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行政主要負責,工會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分工協作”的領導體制。一些地方和單位也把“創爭”活動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
十堰市壽康永樂公司把培訓學習作為企業為職工的最大福利。近3年來這家員工不到2000人的民營商貿企業舉辦大型內訓31期,外派日本等地學習培訓106次,培訓1.1萬人次,相當于平均每人培訓學習了5次有余。“興企必先育人。”3月底,公司董事長王國華深有感觸地說,隨著員工素質提升,公司門店由2個增長到60個,年銷售收入也增長了8倍。
搭建成才平臺
1日,武鋼工人科技園里展出的數10種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引來參觀者嘖嘖贊嘆。2005年,武鋼工人科技園成立,為工人技術交流培訓、成果展示和技術轉化應用搭建平臺,到目前,該園已產生了608項技術創新成果,其中兩項成果在全國發明展覽會上獲金獎。
隨著全省“創爭”活動的形式載體不斷完善和發展,各地為職工搭建起了各具特色的成才平臺。近年來,我省先后舉辦了3屆全省職工技能大賽、5屆“四創”勞動競賽,參與了2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吸引了上百萬職工參與,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學習鉆研技術的積極性。
東風商用車公司重型車廠調交車間國華班以班組小課堂為成才平臺。“班組制定了每日一次集中培訓學習、每周一次心得體會交流學習、每月一次成果報告、每季一次課題研討、每半年一次技能比武的小課堂學習制度。”員工楊國華說,通過班組小課堂學習,她已成了班里的業務骨干,編寫的電路故障與維修教材發行30萬冊。近年來,該班已有12人取得了高級調整工技能證書,完成技術創新387項,節約成本50余萬元。
省“創爭”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總工會副主席朱厚倫稱,“創爭”活動開展5年來,全省職工綜合素質顯著提高,一大批技能型、專家型工人迅速成長,全省職工完成發明創造、技術革新2.1萬余項。目前,全省技能勞動者總量達到500萬人,高級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24%。(記者 李保林 通訊員 潘春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