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潤東疆 啟東蟬聯文明城市
】文明共建奠樂土,春風拂面潤東疆。近年來,在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我市堅持以人為本,全力推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連續三年全面開展“文明在行動”主題系列活動,同時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創建內涵、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城市形象,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軟環境。
誠信建設 讓城市更和諧
2005年4月20日,啟隆奶牛公司負責人宋寶治專程來到市環保局,送上一面寫有“滿意的服務,精湛的業務”的錦旗。為更好地服務投資者,市環保局成立了重點園區、重點項目環保上門服務領導組,提供全方位、一條龍的咨詢、技術、報批服務。獲悉啟隆奶牛公司環保設施建設有困難,局長李玉兵帶隊上門服務,為公司設計了一套科學合理的新方案,為公司節省成本近50萬元。
近年來,我市建設誠信政府、打造誠信企業、培育誠信市民,提高全社會的信用意識,為江海聯動開發創造最佳的政務環境、信用環境。2003年初,我市加強大環境整治,創新舉措成立大環境整治領導組,出臺11項配套方案。在此基礎上,2005年又被定為“機關效能建設年”,掀起了一場效能革命。“六查六創”、星級評定和“百家科室”評議、“人民滿意基層站所”創建等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務水平,規范了執法行為。2005年,市效能辦共受理群眾投訴舉報633件,組織專項督查活動374批次、暗訪活動498次,發出明查暗訪告知單438份,下發專項通報13份,對63家單位進行了公開曝光、通報批評,對違反規定的47名責任人作出了嚴肅處理。
一系列扎實舉措,讓市民真切地感受了政府的誠信與高效。2005年 4月上旬,啟東工商局接到啟東潤滑設備有限公司投訴,稱在建的某鋼廠正在安裝使用假冒該公司的潤滑設備。接報后,工商局連夜召開會議,第二天就向云南派出了辦案人員。經過半個月艱苦的調查取證,工商局終于查明了真相,為企業挽回了巨大經濟損失。公司老總激動地說:“有政府部門鼎力相助,企業加快發展更有信心了。”
與此同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窗口等群眾性創建活動向縱深推進。執法機關、公共服務、商貿金融等100多家窗口單位重點圍繞環境面貌、服務規范、隊伍素質等方面進行大比拼,創優服務,“讓窗口更明亮”。國稅局“稅企連心橋”活動,地稅局“活力地稅”服務品牌,郵政局“誠信郵政”三項工程,海關開辟海陸空貨運綠色通道……一系列活動廣受好評。2005年,匯龍鎮城北村大力發展村級經濟,切實改善農民生活質量,一舉奪得全國文明村的桂冠;啟東中學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德育工作,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鄰里和睦 讓家園更溫馨
去年 4月23日上午,60多位紫薇一村居民從紫薇公園門口熱熱鬧鬧出發了。南城河畔楊柳依依,市區高樓鱗次櫛比,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歡聲笑語灑滿一路。
鄰里結伴游是歡樂鄰里節的一個縮影。2005年,為深化鄰里節活動,市文明辦、匯龍鎮街道辦事處精心策劃,創新載體,推出了鄰里聚會話家常、特色家庭展示、激情廣場大家唱等50多項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活動。
近年來,一場以“融洽關系,倡導新風”為主題的社區鄰里節活動在啟東社區建設的沃土中播種、生根,逐漸成為我市社區建設的一個品牌。文明、快樂、溫馨、健康的家園在啟東隨處可見。作為鄰里節活動的發祥地,明珠新村鄰里節活動內容不斷豐富,從鄰里之間的聯絡交流發展到家庭才藝比賽、鄰里聯歡會,由打掃衛生到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建設文明樓道。
社區是我家,創建靠大家。早在2003年初,一個由100多名志愿者組成的市民巡訪團正式成立。這支新型的志愿者團隊活躍在大街小巷,參與社情民意調查,各盡所能開展便民服務。如今志愿者群體不斷壯大,周億志愿者服務隊、明珠社區“常青藤”志愿者服務隊的志愿者們,樂于付出不求回報。
2005年9月,我市還建立起新型群眾性文明聯建共創機制,組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多維輻射”的共建網絡。這種融企業公司、機關學校、居民社區于一體的新機制雖然創建時間不長,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由市文明辦牽頭組織、各聯建單位和社區黨組織聯合開展的樓道亮化工程,惠及全市20個社區,共計投入資金30多萬元,已完成改造老住宅樓163幢、樓道400多個,受益住戶2113戶。居民們交口稱頌:“點亮一盞燈,溫暖一片心。”
合唱節、社區藝術節等活動開辦以來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已成為啟東家喻戶曉的活動品牌。其中2004年舉行的第七屆全民健身節歷時一個月,市直機關、各鎮鄉、社區、學校、駐啟部隊、各體育協會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健身活動。平均每天有20多個體育健身項目展示和比賽,10余萬人登臺一展英姿。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質量,文明之風吹拂著東疆大地。
提升素質 讓市民更文明
“怎樣才是合格的父母”、“讓孩子愛勞動、守紀律、敬父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王鮑鎮廣播家長學校開播6年,每月一講、數百萬文字的教案凝聚著關愛孩子的情懷。“不見面的老師”那諄諄教導深深地印在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心田。
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2004年夏,“為了明天的希望”十個“100”工程深入開展,為啟東23萬未成年人撐起了一片晴空。全市先后組織報告團深入100多個學校開展文明禮儀、道德規范、遵紀守法、革命傳統等專題報告,受教育人數達10萬余人次。廣泛開展校園文體活動,組織了校園文化節和鼓樂、書畫、合唱等系列比賽。舉辦了100期暑期青少年德育培訓班、夏令營和主題活動。130多個校外勞動與實踐基地通過初步驗收。建成100個校園心理疏導中心站。
道德教育潤物無聲,求真向善孕育希望。我市還深入開展全民道德實踐教育活動,發行10萬張市民公德卡,編印市民道德教育系列讀本,建成全省首家精神文明培訓中心,開展了新時期啟東精神大討論,以思想觀念的大解放推動經濟社會的大發展。“自信篤行、開拓創新、攀高爭先、跨越奮進”16字啟東精神正成為全市百萬人民的思想引導和前進動力。
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目的,近年來全民學習正形成風尚。學習型機關、學習型行業、學習型家庭等多層次的學習型組織建設初見成效,各個層面、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層出不窮:持久不斷的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廣泛開展的群眾性學理論、學科技、學法律、學英語、學經貿知識等“五學”活動;以“書香之家”等特色家庭評選活動為載體的全市家庭讀書月活動;日益火爆的成人教育、業余夜校、社區學校、再就業培訓……
先進典型是文明的典范。近幾年,我市涌現了戴慶賢、郭建斌、黃松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在精神文明“南通現象”中占據重要份額。他們為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見義勇為,舍生忘死。身邊生動的事例最有感召力,全社會崇尚見義勇為、關愛見義勇為的氛圍日漸濃烈,文明創建的群眾基礎不斷壯大。目前我市已有全國見義勇為英雄1人,江蘇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6人,南通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14人。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啟東人正在擁有更豐富充實的精神世界和更和諧美好的共同生活空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