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快速發展誰來破解農民工“技能瓶頸”?
】目前的勞動力市場存在一種矛盾現象:一方面許多企業都喊“招工難”,另一方面,大量的農民工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是為什么?因為用工單位需要技術工人、技能人才,而多數農民工卻缺乏技術技能,只能賣力氣,供需不對路,所以矛盾。由此看來,技能缺失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農民工就業的“瓶頸”。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低素質的勞動力不可能創造更高的勞動效率,企業發展因此受到制約;同時,由于農民工技能缺失,又給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帶來隱患。據統計顯示,近年來發生的生產傷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所致,80%以上發生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小企業,每年職業傷害半數以上是農民工。事故、傷亡、職業病造成的經濟損失、精神負擔,又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企業運行和社會生活。這一連串的問題,足以使我們認識到對農民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重要和緊迫。反之,對于農民工而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掌握一門乃至幾門職業技能,可以改變他們文化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往往只能從事季節性、階段性勞動或技術簡單工作這一現狀。農民工掌握職業技能,提高勞效,減少損失,降低成本,受益的也是用工單位。從這個意義上講,對農民工進行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是用工單位的義務,也是責任。惟有改變自己,提高自己,掌握技能才能掌握命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開始了努力。
因此,破解農民工“技能瓶頸”,需要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共同努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