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400名高中生召開"聯合國大會"激辯環保
】5月15日,在北京四中召開了一場“聯合國大會”,近400名北京高中生變身外交官,圍繞碳交易、垃圾處理、森林資源開發等環保氣候問題展開為期兩天的討論。
當天,參加第二屆北京市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的學生來自全市35所示范高中。早上10點,大會正式開始,參賽學生根據各自關心的議題分成了5個會場。會場內,擺放著五顏六色的各國小國旗,學生們身著正裝坐在自己代表的國家位置上,需要發言時,他們舉起小牌,申請發表自己的主張。整個會議流程安排,都仿效聯合國大會。
來自北京八中少兒班的高一學生段延麟是所有參會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今年才13歲。“我代表南非,希望聯合亞非國家建立新的世界性碳交易機構。”段延麟參加的是經濟與社會理事會組織的碳交易問題的討論,他表示,之所以選擇代表南非,是因為它是發展中國家,在非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碳交易會場全部使用英文發言,代表們一邊就大會議題陳述各自的觀點,據理力爭,一邊通過私下傳小紙條的方式尋找盟友。段延麟向中國代表發出了希望聯手組建亞非聯盟的小紙條,不久就收到了支持的回復。在自由磋商時間,各國代表更是頻頻出動尋找“盟友”。為使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蘇丹代表高玄拿起筆記本電腦扎進人堆里:“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所占的市場份額很少,而在碳排放上我們的利益犧牲最大,必須聯合起來呼吁建立新的國際管理機構,制定新的規則……”高玄的一番游說得到了一些代表的支持。
經過斡旋,段延麟牽頭的亞非聯盟隊伍不斷壯大。段延麟說,參加模擬聯合國大會不僅能鍛煉口才和交際能力,也學會了在分歧中尋找合作,求同存異的外交原則。
本次模擬聯合國大會完全以學生為主體,大會的組織、分會場的統籌、志愿者等全部由學生擔綱。活動主辦方西城區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活動中,盡管學生們身份是模擬的,但他們所擔負的責任卻是真實的。通過對環境問題的深入思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國際理解力,激發他們對家園和環境的保護意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