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人人看人人艹,亚洲一区二区中文,99精品视频99,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国产三区视频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色
主辦單位:全國創爭活動指導協調小組 中華職工學習網首頁 情景站 聯系電話:010-68232149
 位置: 中華職工學習網 >> 信息中心 >> 政策法規 >> 正文

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3/13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字體顏色

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549號

《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已經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第4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總 理 溫家寶
二○○九年一月二十四日  



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做如下修改:
  一、第二條第一款修改為:“本條例所稱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二、第三條第二款修改為:“軍事裝備、核設施、航空航天器、鐵路機車、海上設施和船舶以及礦山井下使用的特種設備、民用機場專用設備的安全監察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款修改為:“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安裝、使用的監督管理,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三、第五條第一款修改為:“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節能責任制度。”
  第二款修改為:“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和節能全面負責。”
  四、第八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國家鼓勵特種設備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示范和推廣,促進特種設備節能技術創新和應用。”
  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應當保證必要的安全和節能投入。”
  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國家鼓勵實行特種設備責任保險制度,提高事故賠付能力。”
  五、第十條第二款修改為:“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對其生產的特種設備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標負責,不得生產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標的特種設備,不得生產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種設備。”
  六、第二十二條第三款修改為:“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向氣體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對使用者進行氣瓶安全使用指導,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辦理氣瓶使用登記,提出氣瓶的定期檢驗要求。”
  七、第二十六條增加一項作為第六項:“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
  八、第二十七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鍋爐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并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的水(介)質處理定期檢驗。”
  增加一款,作為第五款:“從事鍋爐清洗的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清洗,并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的鍋爐清洗過程監督檢驗。”
  九、第二十九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特種設備不符合能效指標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
  十、刪除第三十一條。
  十一、第四十條改為第三十九條,第一款修改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
  十二、第四十九條改為第四十八條,修改為:“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發現嚴重事故隱患或者能耗嚴重超標的,應當及時告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并立即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十三、第五十三條改為第五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依照本條例規定實施許可、核準、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嚴格依照本條例規定條件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對有關事項進行審查;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不得許可、核準、登記;在申請辦理許可、核準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現申請人未經許可從事特種設備相應活動或者偽造許可、核準證書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許可、核準,并在1年內不再受理其新的許可、核準申請。”
  第三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被依法撤銷許可的,自撤銷許可之日起3年內,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不予受理其新的許可申請。”
  十四、第五十九條改為第五十八條,修改為:“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安全監察時,發現有違反本條例規定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行為或者在用的特種設備存在事故隱患、不符合能效指標的,應當以書面形式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緊急情況下需要采取緊急處置措施的,應當隨后補發書面通知。”
  十五、刪除第六十二條。
  十六、刪除第六十三條。
  十七、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事故:
  “(一)特種設備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鍋爐爆炸的;
  “(三)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15萬人以上轉移的;
  “(四)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100人以上并且時間在48小時以上的。”
  十八、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事故:
  “(一)特種設備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鍋爐因安全故障中斷運行240小時以上的;
  “(三)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5萬人以上15萬人以下轉移的;
  “(四)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100人以上并且時間在24小時以上48小時以下的。”
  十九、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事故:
  “(一)特種設備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
  “(二)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爆炸的;
  “(三)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轉移的;
  “(四)起重機械整體傾覆的;
  “(五)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人員12小時以上的。”
  二十、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事故:
  “(一)特種設備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
  “(二)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萬人以下轉移的;
  “(三)電梯轎廂滯留人員2小時以上的;
  “(四)起重機械主要受力結構件折斷或者起升機構墜落的;
  “(五)客運索道高空滯留人員35小時以上12小時以下的;
  “(六)大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人員1小時以上12小時以下的。
  “除前款規定外,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一般事故的其他情形做出補充規定。”
  二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五條:“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演練。
  “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發生爆炸或者泄漏,在搶險救援時應當區分介質特性,嚴格按照相關預案規定程序處理,防止二次爆炸。”
  二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六條:“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當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縣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接到事故報告,應當盡快核實有關情況,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報告,并逐級上報事故情況。必要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越級上報事故情況。對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報告國務院并通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
  二十三、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七條:“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重大事故由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較大事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一般事故由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二十四、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八條:“事故調查報告應當由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復,并報上一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有關機關應當按照批復,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對事故責任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對負有事故責任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處分。”
  二十五、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九條:“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開展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配合上級人民政府或者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二十六、增加一條,作為第七十條:“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發生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根據特種設備的管理和技術特點、事故情況對相關安全技術規范進行評估;需要制定或者修訂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應當及時制定或者修訂。”
  二十七、第七十二條改為第八十條,第一款修改為:“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移動式壓力容器或者氣瓶充裝活動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充裝的氣瓶,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充裝活動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充裝資格。”
  二十八、增加一條,作為第八十二條:“已經取得許可、核準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其相應資格:
  “(一)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辦理許可證變更手續的;
  “(二)不再符合本條例規定或者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條件,繼續從事特種設備生產、檢驗檢測的;
  “(三)未依照本條例規定或者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特種設備生產、檢驗檢測的;
  “(四)偽造、變造、出租、出借、轉讓許可證書或者監督檢驗報告的。”
  二十九、第七十四條改為第八十三條,增加一項作為第九項:“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的;”
  增加一項作為第十項:“特種設備不符合能效指標,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的。”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的單位生產的特種設備或者將非承壓鍋爐、非壓力容器作為承壓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使用,予以沒收,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三十、第七十八條改為第八十七條,修改為:“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單位,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主要負責人,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處4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
  “(二)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特種設備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三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八十八條:“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單位,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
  三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八十九條:“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職責,導致事故發生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罰款。”
  三十三、第八十六條改為第九十七條,增加一項作為第八項:“遲報、漏報、瞞報或者謊報事故的;”
  增加一項作為第九項:“妨礙事故救援或者事故調查處理的。”
  三十四、第八十七條改為第九十八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的特種設備或者其主要部件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其相應資格。”
  三十五、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增加一項作為第八項:“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是指除道路交通、農用車輛以外僅在工廠廠區、旅游景區、游樂場所等特定區域使用的專用機動車輛。”
  三十六、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零一條:“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條例規定的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工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三十七、第九十條改為第一百零二條,修改為:“特種設備行政許可、檢驗檢測,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此外,對條文的順序和部分文字作相應的調整和修改。
  本決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根據本決定做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2003年3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3
號公布根據2009年1月24日《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
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前款特種設備的目錄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以下簡稱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執行。
  第三條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下同)、使用、檢驗檢測及其監督檢查,應當遵守本條例,但本條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軍事裝備、核設施、航空航天器、鐵路機車、海上設施和船舶以及礦山井下使用的特種設備、民用機場專用設備的安全監察不適用本條例。
  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安裝、使用的監督管理,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條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縣以上地方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特種設備實施安全監察(以下統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五條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節能責任制度。
  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和節能全面負責。
  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第六條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進行檢驗檢測工作,對其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督促、支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監察職責,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第八條國家鼓勵推行科學的管理方法,采用先進技術,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強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防范事故的能力,對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國家鼓勵特種設備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示范和推廣,促進特種設備節能技術創新和應用。
  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應當保證必要的安全和節能投入。
  國家鼓勵實行特種設備責任保險制度,提高事故賠付能力。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有權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行政監察等有關部門舉報。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受理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和檢驗檢測違法行為的舉報,并及時予以處理。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行政監察等有關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章特種設備的生產

  第十條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以及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訂并公布的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生產活動。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對其生產的特種設備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標負責,不得生產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標的特種設備,不得生產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種設備。
  第十一條壓力容器的設計單位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許可,方可從事壓力容器的設計活動。
  壓力容器的設計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壓力容器設計相適應的設計人員、設計審核人員;
  (二)有與壓力容器設計相適應的場所和設備;
  (三)有與壓力容器設計相適應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第十二條鍋爐、壓力容器中的氣瓶(以下簡稱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以及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方可用于制造。
  第十三條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應當進行型式試驗的特種設備產品、部件或者試制特種設備新產品、新部件、新材料,必須進行型式試驗和能效測試。
  第十四條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造、安裝、改造單位,以及壓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閥門、法蘭、補償器、安全保護裝置等(以下簡稱壓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單位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制造、改造單位,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許可,方可從事相應的活動。
  前款特種設備的制造、安裝、改造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
  (二)有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相適應的生產條件和檢測手段;
  (三)有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第十五條特種設備出廠時,應當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第十六條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維修單位,應當有與特種設備維修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以及必要的檢測手段,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許可,方可從事相應的維修活動。
  第十七條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維修以及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改造、維修,必須由依照本條例取得許可的單位進行。
  電梯的安裝、改造、維修,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通過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本條例取得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質量以及安全運行涉及的質量問題負責。
  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情況書面告知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告知后即可施工。
  第十八條電梯井道的土建工程必須符合建筑工程質量要求。電梯安裝施工過程中,電梯安裝單位應當遵守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要求,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電梯安裝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監督,由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電梯安裝施工過程中,電梯安裝單位應當服從建筑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并訂立合同,明確各自的安全責任。
  第十九條電梯的制造、安裝、改造和維修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電梯制造單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單位進行電梯安裝、改造、維修活動的,應當對其安裝、改造、維修活動進行安全指導和監控。電梯的安裝、改造、維修活動結束后,電梯制造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對電梯進行校驗和調試,并對校驗和調試的結果負責。
  第二十條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維修以及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改造、維修竣工后,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30日內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高耗能特種設備還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提交能效測試報告。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第二十一條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的制造過程和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
  第二十二條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許可,方可從事充裝活動。
  充裝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充裝和管理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二)有與充裝和管理相適應的充裝設備、檢測手段、場地廠房、器具、安全設施;
  (三)有健全的充裝管理制度、責任制度、緊急處理措施。
  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向氣體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對使用者進行氣瓶安全使用指導,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辦理氣瓶使用登記,提出氣瓶的定期檢驗要求。

第三章特種設備的使用

  第二十三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本條例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第二十四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核對其是否附有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相關文件。
  第二十五條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二十六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六)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
  第二十七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并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的水(介)質處理定期檢驗。
  從事鍋爐清洗的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清洗,并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的鍋爐清洗過程監督檢驗。
  第二十八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檢驗檢測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后,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及時進行安全性能檢驗和能效測試。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第二十九條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使用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種設備不符合能效指標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
  第三十條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
  第三十一條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依照本條例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或者電梯制造單位進行。
  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第三十二條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在維護保養中嚴格執行國家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技術性能,并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對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接到故障通知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救援措施。
  第三十三條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運營使用單位,應當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
  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第三十四條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在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每日投入使用前,應當進行試運行和例行安全檢查,并對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確認。
  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將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于易于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
  第三十五條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熟悉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相關安全知識,并全面負責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
  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至少應當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督促、檢查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工作。
  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配備相應數量的營救裝備和急救物品。
  第三十六條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乘客應當遵守使用安全注意事項的要求,服從有關工作人員的指揮。
  第三十七條電梯投入使用后,電梯制造單位應當對其制造的電梯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對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或者電梯的使用單位在安全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提供必要的技術幫助。發現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電梯制造單位對調查和了解的情況,應當作出記錄。

[1] [2]  

  相關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区| 午夜国内精品a一区二区桃色| 99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天美| 91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 日本一区欧美| 999久久久国产| 久久一区二| 午夜诱惑影院|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伦理|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freesex极品少妇| 娇妻被又大又粗又长又硬好爽|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视频|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9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久久久中精品2020中文|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少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免费| 欧美在线视频二区| 99久久www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v在线中文|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性欧美激情日韩精品七区|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久999精品视频| 91精品www| 一级午夜影院|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午夜影院试看五分钟| 国产91丝袜在线| 一区不卡av|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洗澡 |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国内精品| 欧美在线视频二区| 国产男女乱淫视频高清免费|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一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88av| 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一本大道| 大伊人av|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1区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蜜柚传媒|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日韩一区在线|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色伦| 91嫩草入口| 国产精品1234区| 96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99果| 国产一区二区在| 美女销魂免费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 91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91免费国产视频| 蜜臀久久久久久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