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紀檢委創建學習型紀檢監察機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來,新野縣紀委堅持把“建設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作為創建學習型紀檢監察機關的根本任務,以“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著力自主創新,構建長效機制,創建鮮活載體,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內在活力,提升了反腐倡廉的能力建設,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可親、可信、可敬的形象。
高點定位思路,形成后勁不減運行模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野縣紀委常委一班人始終把創建學習型機關,作為提升反腐倡廉的能力建設,切實放到議事、決事、辦事的重要日程,建立了委局領導負總責,黨支部具體抓,依靠創新推動的工作機制,積極發揮全方位、寬領域的引領和保證作用。
培育學習理念。創建學習型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樹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學習觀念。對此,我們通過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把學習當日子過”的大討論,組織對紀檢監察應知應會業務工作的調研,深入基層傾聽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學習兄弟單位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基本構想和做法等形式,激發了黨員干部“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理念。
構定目標規劃。以《新野縣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實施意見》為藍本,確定了爭創“一流的班子、一流的隊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業績、一流的形象”的工作目標,制定了創建學習型機關工作規劃。并根據工作實際,每年制定創建工作計劃,將任務細化,分解到室,量化到人,以確保創建工作定位適當,有章可循,抓有成效。
配套措施有力。始終將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經費納入委局年度經費預算,在學習培訓、訂閱材料、配置電腦和學習考察等經費上予以足額保證。并通過建立目標責任制、考核評比和獎懲制度,不斷促發黨員干部參與創建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感。現在,創建工作已成為委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深入人心,開展工作一呼百應也成為上上下下的自主行動。
立足崗位需求,打牢能力建設知識根基
學習是知識積累的過程,也是修養提高的過程。按照建設學習型機關,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堅持有計劃組織黨員干部學習科學理論、業務培訓和鼓勵崗位自學, 不斷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狠抓科學理論學習。每周安排半天時間,組織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方略,注意貼近思想工作實際,重點學習討論和深刻領會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和中紀委、省市紀委全會精神,始終用先進思想和文化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不斷增強黨員干部“重學思辯”的意識和能力。
狠抓業務常識學習。革新業務學習形式,注意發揮調動大家的知識潛力和積極性,每周安排黨員輪流當教員,組織《實施綱要》、《兩個條例》等輔導和討論,選派15名黨員干部參加市紀委相關業務培訓;先后組織三期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通過對法律法規、黨政紀條規、紀檢監察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培訓學習,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狠抓更新知識學習。先后組織新頒布、新修改的有關法律法規學習,組織WTO知識、經濟、金融、辦公自動化等更新知識學習。通過開展組織課題調研,到先進單位學習觀摩,參加公務員業務技能考試考核,開辟“學習園地”開展心得體會交流等方法,引導黨員干部養成學以致用,用以致學,知行統一的良好品行。
同時,開展“勤讀進步書籍,勤摘進步筆記,勤寫進步日記”等系列學習活動。先后發表理論研討文章11篇,業務論文21 篇,其中9篇被省、市等報刊登載。通過組織學習,委局機關上下形成了“人人是學習的主人,處處是學習的場所,時時是學習的機會”的濃厚氛圍。
著力自主創新,力求創建工作豐富多彩
客觀規律告訴我們,開展任何工作必須創新,唯有創新才有生命力。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也是如此。為此,我們從創新載體入手,力求創建工作的豐富多彩。
開展最佳學習活動設計評選。把創建工作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融合一體,讓黨員自己設計和組織學習活動,以營造“學習活動靠大家”的氛圍,增強黨員參與意識和學習活動的吸引力。
建立網絡學習交流園地。依托新野廉政網、黨建網,設立主題教育網頁;創建社區教育“黨風廉政建設”網頁,既為創建工作提供了教育資源,也為社區百姓“零距離”接觸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便捷的渠道。
創建“學習型聯席會組織”。邀請市、縣有關部門領導,定期開展時事政治、法律常識、業務知識、經濟等方面的學習講座。
建立爭先創優激勵機制。先后開展“我為紀委獻一策”——“金點子”征集及有關征文、競賽活動,引導大家踴躍參加。去年以來,我們在中央及省、市媒體刊發新聞稿件120余篇,并列出專項經費給予獎勵。
豐富的創建活動形式,陶冶了黨員干部的情操, 增強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極大地調動了黨員干部參與創建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貼近工作實踐,彰顯倡廉惠民特色成果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是捷徑,是杠桿,更是工作的“充電器”和“加油站”。創建工作中,始終注意貼近工作實踐,因地制宜,構建學用互惠平臺,不斷彰顯倡廉惠民特色成果。
與建設“服務型紀監”貼近。首先是公開辦事程序。通過廉政網、政府網站、社區公示欄,公開自編的紀(監)務十公開,和信訪首問責任制,辦事承諾制等,方便群眾辦事,接受各方監督。其次是建立信訪擴容載體。堅持紀委常委接待日和全委辦信訪工作制度,敞門熱情接待來訪;開展信訪進社區活動,在全縣14個鄉鎮建立聯系點,掛出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再次是開展“雙走進”主題活動。進社區、訪企業,廣泛開展“你投資我服務、你評議我改進”活動。對收集的各類意見、建議做到有回音、有著落,深得老百姓的贊譽。
與開展廉政文化建設貼近。以“廉政論壇”,“廉政文化大家談”等形式,就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以及加強區域性廉政文化建設進行高層次,多層面的理論探討,力求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有成果。舉辦“勤廉頌”征文比賽、“黨旗頌”歌詠比賽和“衛士杯”法規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在廣大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好評鵲起,反腐倡廉教育令人耳目一新。促使紀檢監察干部乃至于全縣黨員干部在“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中,始終保持浩然正氣、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奮發有為的嶄新面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