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措施落實《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加快老工業基地發展
】經國務院批復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20日正式公布。遼寧將結合本地實際,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全面振興這個中心任務,采取6大政策措施加以貫徹落實,努力把遼寧建設成為國家新型產業基地和新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
遼寧省省長張文岳就此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在黨的十七大即將召開和東北振興取得重要進展之際,編制出臺《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意義重大。
3年來的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完全正確。《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為新階段遼寧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遼寧已進入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新階段。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加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創歷史新高。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近5年來年均增長12.1%,今年上半年增長14.8%,為13年來同期最好水平,預計到年底,遼寧地區生產總值將超萬億元。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較大改善。
張文岳說,遼寧地處東北沿海,優勢明顯,應該加快發展,為東北振興作出更大貢獻。按照規劃部署,遼寧將著力抓好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遼寧三項重點任務,使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進入東部發達地區行列。
——建設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加快構筑新型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沈西工業走廊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和大連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業。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阜新、盤錦、撫順、本溪等資源型城市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大力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努力建設沿海經濟強省。依托東北縱深腹地,以長興島、營口沿海、錦州灣、丹東和花園口“五點一線”為重點,以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為核心,不斷提升沿海經濟帶整體服務功能。以沈西工業走廊為重要紐帶,促進沿海與腹地優勢互補、良性互動。
——推進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今后5年,要崛起一批進入全國前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強縣,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全面完成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使國有企業爆發力充分釋放出來。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軟環境建設,為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創造良好環境。
——加強面向沿海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由內蒙古東部經朝陽至錦州灣的鐵路工程,加快貫通東北東部地區鐵路與公路建設,形成輻射東北地區的大通道,建成連接特大中心城市的快速鐵路客運專線。建設一批引水蓄水工程和核電、火電、風電等重大電源項目。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改善民生。著力提高就業水平,確保零就業家庭有一人穩定就業,有條件的力爭實現雙就業。在全面完成城市連片規模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棚戶區改造基礎上,力爭今年內基本完成5萬平方米以下連片棚戶區改造任務。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和人民內部矛盾調解機制,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早日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