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6日電(見習記者王磊)杭州的“梅花泉酒”是南宋皇帝趙構御準的免稅酒,在經歷千年之后,目前有望在杭州重新生產、面市,“梅花泉酒”釀制傳統技藝也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7月6日,梅花泉酒恢復工作正式展開。
據村民介紹,相傳千百年前,南宋高宗趙構在過西溪時,曾經到一家名叫“九間樓”的酒肆里,品嘗當地的梅花泉酒。酒后興起,當場御書“不為酒稅處”5字賜予這家酒肆,“九間樓”也因此而獲免酒稅。梅花泉位于杭州市西湖區留下街道,當地人介紹說,留下釀酒的歷史可追溯至宋朝。留下柏家園的“梅花泉”,為釀酒業提供了豐沛而優質的水源。據說,這口得天獨厚的泉水,涌起時每每作五瓣梅花的形狀,故稱作“梅花泉”。好水出好酒,留下先民利用家門口的這股好泉,釀制出了傳承千百年的梅花泉酒。清代吳祖枚的《西溪聯吟》就有“梅花泉酒”詩,稱:“平生癖性傲梅花,猶愛梅花釀酒嘉。甘洌獨堪供隱逸,清真不許醉豪華。淺斟月下杯凝白,細嚼林間臉襯霞。始信惠泉名可勝,品醇彌覺雅情賒!
“建國前當地3家官醬園,還都有梅花泉酒釀制。而此后多年,因物資的日益豐富,它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毕嚓P人士介紹說,“2008年,留下街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挖掘過程中,找到了‘梅花泉酒’釀制傳統技藝傳承人岑琪琳。1958年進西湖酒廠當學徒的他,目前是浙江省和商業部黃酒評酒委員。據他介紹,梅花泉酒釀制傳統技藝,生產用原料為粳米、糯米、小麥、酒藥、麥曲菌種、焦糖色等。原料經過篩、浸米、蒸飯、攤冷、落作、主發酵、開耙、灌壇后酵、榨酒、澄清、勾兌、煎酒、灌壇陳釀3年以上,即為成品酒。釀造酒的工具大部分為木、竹及陶瓷制品,少量為錫制品:主要有瓦缸、酒壇、草缸蓋、米篩、蒸桶、底桶、竹簟、木耙、大劃腳、小劃腳、木鉤、木鏟、挽斗、漏斗、木榨、煎壺、汰壺等。梅花泉酒不僅是杭州人的一段記憶,它更承載著杭州千年的酒文化,對它的保護是杭州人的一種情結!弊罱,“梅花泉酒”釀制傳統技藝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西湖區文化部門、留下街道辦事處和西湖酒廠將共同成立梅花泉酒恢復小組,整理出梅花泉酒資料,將正式恢復梅花泉酒品牌,塵封千年的“免稅”梅花泉酒將于杭州重新于世人見面。(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