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七月三日電(王秀青)今天上午,明孝陵明樓保護工程竣工典禮在南京明孝陵景區舉行。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及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共計三百余人參加了此次典禮。
明樓保護工程從開工到完成,歷時一年。此次,保護工程的主體工程是為明樓頂部添加一個屋頂。以此來保護明樓,避免雨水的長期沖刷給明樓帶來的危害,對方城明樓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據介紹,該項保護工廠內剛的性質是為了保護建筑遺存而作的防護設施,而不是復建明代的明樓。明樓所加的頂的尺寸和式樣也是按照歷史記載的尺寸來做的。在設計中,古建筑專家還多次比照明十三陵、故宮等明代官私建筑的樣式,最大程度實現“修舊如故”。
方城明樓位于明孝陵寶頂之前,是明孝陵首創的建筑形式,也是明孝陵現存體量最大的建筑遺存之一。晚清太平天國時期,明樓的木結果在戰爭的炮火中遭到了全部毀滅,由于沒了屋頂的保護,明樓的墻體,地面和防城的整體遺存處在長期風雨侵蝕之下,整個建筑不同部位長年受到雨水淋灌滲漏,巖溶現象嚴重,文物安全情況堪憂。雖然文物保護單位曾經對方城頂部及明樓地面做了防水處理,但是收效甚微。為了徹底解決方成明樓局部滲水這一安全問題,二〇〇六年中山陵園林管理局委托東南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建筑學院,做了《世界文化一場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樓保護設計方案》,在經過組織省內外專家對方城明樓保護設計方案進行現場查勘,反復論證后。二〇〇八年初方城明樓保護設計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的批復。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五日,方城明樓保護工程開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