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特色種植產業成為農民增收主業
今年以來,港南區春收作物總收入2.8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7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和12.1。這是該區發展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給農民帶來的實惠。
港南區把發展優質谷、中藥材、桑蠶、蔬菜和荔枝、龍眼等農業優勢種植產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區、鄉兩級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組織指導優勢種植產業示范開發。近兩年來,該區共投入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科技示范經費40多萬元,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抓基地、抓示范,促使全區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產出效益。今年以來,該區收獲黑皮果蔗8萬噸,產值達7200萬元;收獲蔬菜12.64萬噸,產值達16200萬元;收獲食用菌0.48萬噸,產值1400萬元。產值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3200萬元、2000萬元和200萬元。
該區進一步推廣農業適用技術,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今年以來,該區農業部門以“廣西萬名農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和“廣西千萬農民大培訓”活動為載體,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市農業局和自治區農科院的專家20多人次,與本區農業技術人員一起深入田間地頭,組織舉辦各類農業優勢種植技術培訓班60多期,累計培訓農民1.7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8.6萬份。同時,該區先后組織10多批共500多人次種植大戶到玉林、橫縣、桂林等地參觀學習。此外,該區農業優勢種植產業良種推廣普及面積不斷增大,各項適用新技術進一步推廣使用。據統計,今年以來,該區春播玉米良種率和早稻良種推廣普及率均達100,其中超級稻面積達6萬畝,比上年同期增長300;早稻優質品種種植面積比例達85以上;早稻推廣拋秧技術面積達22萬畝,面積規模及推廣應用率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2萬畝和增長2.3;測土施肥實施面積達20萬畝,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
為打開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經濟收入,該區除組織精兵強將外出搞流通外,還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業信息平臺尋銷促銷。該區大部分鄉鎮均建立了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網頁,組織和引導農民上網尋求產品供求信息。全區農業優勢種植產業實現“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據了解,今年以來,該區網上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1200多條,解答群眾咨詢1.5萬多人次。全區大部分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產品通過網上找到了訂單。新塘等鄉鎮的中草藥材均與貴港市綠之源種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產品保價回收合同。橋圩鎮的澤瀉、木格鎮的白玉蔗和湛江鎮的黑皮果蔗等與外地客商通過網上找到了訂單,進一步激活了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產品的流通,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今春,該區僅網上銷售黑皮果蔗一項,農民總收入就增加800多萬元。
今年以來,港南區春收作物總收入2.8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7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和12.1。這是該區發展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給農民帶來的實惠。
港南區把發展優質谷、中藥材、桑蠶、蔬菜和荔枝、龍眼等農業優勢種植產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區、鄉兩級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組織指導優勢種植產業示范開發。近兩年來,該區共投入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科技示范經費40多萬元,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抓基地、抓示范,促使全區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產出效益。今年以來,該區收獲黑皮果蔗8萬噸,產值達7200萬元;收獲蔬菜12.64萬噸,產值達16200萬元;收獲食用菌0.48萬噸,產值1400萬元。產值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3200萬元、2000萬元和200萬元。
該區進一步推廣農業適用技術,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今年以來,該區農業部門以“廣西萬名農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和“廣西千萬農民大培訓”活動為載體,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市農業局和自治區農科院的專家20多人次,與本區農業技術人員一起深入田間地頭,組織舉辦各類農業優勢種植技術培訓班60多期,累計培訓農民1.7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8.6萬份。同時,該區先后組織10多批共500多人次種植大戶到玉林、橫縣、桂林等地參觀學習。此外,該區農業優勢種植產業良種推廣普及面積不斷增大,各項適用新技術進一步推廣使用。據統計,今年以來,該區春播玉米良種率和早稻良種推廣普及率均達100,其中超級稻面積達6萬畝,比上年同期增長300;早稻優質品種種植面積比例達85以上;早稻推廣拋秧技術面積達22萬畝,面積規模及推廣應用率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2萬畝和增長2.3;測土施肥實施面積達20萬畝,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
為打開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經濟收入,該區除組織精兵強將外出搞流通外,還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業信息平臺尋銷促銷。該區大部分鄉鎮均建立了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網頁,組織和引導農民上網尋求產品供求信息。全區農業優勢種植產業實現“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據了解,今年以來,該區網上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1200多條,解答群眾咨詢1.5萬多人次。全區大部分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產品通過網上找到了訂單。新塘等鄉鎮的中草藥材均與貴港市綠之源種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產品保價回收合同。橋圩鎮的澤瀉、木格鎮的白玉蔗和湛江鎮的黑皮果蔗等與外地客商通過網上找到了訂單,進一步激活了農業優勢種植產業產品的流通,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今春,該區僅網上銷售黑皮果蔗一項,農民總收入就增加800多萬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