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8日電據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欄目消息,目前,全國共在國道等主干線上設立了治理超載超限站點1400多個,按照有關規定,執法人員對超載超限的車輛要以消除違章為治理主要手段,對運輸車輛第一次超載一般以卸載教育為主,不處罰。如第二次以上超載,應以卸載、罰款為主。但國務院糾風辦暗訪檢查組在這次檢查中發現,在一些地方,個別治超站變成了“收費站”。
消息稱,在105國道江西省龍南治超站,所有的治超設備、卸載場地一應俱全,而執法人員治超的方法卻讓人大吃一驚。在這個治超站內,不管超重超高一律罰款收費放行。另外,從龍南的治超站處罰記錄單上發現,一天24小時之內,處罰了60多輛大貨車,無一例外都是罰款放行。但該治超站對運輸本地企業產品的車輛,即使超載40多噸也不管,從對2月11日到3月28日該治超站車輛放行統計的記錄看,共放行這類嚴重超限超載車輛324臺。
此外,在湖北的棗陽治超站,同樣的治超執法問題依然存在。在一位執法人員處罰登記本上,凡是路過的大貨車,都是罰款放行。每輛車200-50元不等。在河北武安市的國道上,幾位路政人員在沒有佩帶任何執法證件的情況下,隨意攔截處罰過往車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