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旅游之“惑”—讓這樣的“餡餅”不再
】這把“鑰匙”有用?
答案是肯定的。
面對這樣一個日益與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市場,面對這樣一個前景廣闊的朝陽行業,誰也不可能無動于衷。
國家旅游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家旅游局將聯合國家工商總局,在今年內建立起旅游誠信體系框架。這套體系將包括誠信旅行社標準和旅行社的誠信信息庫。待建成后,旅游主管部門將借此途徑定期對外公示旅行社、星級酒店和導游人員的違規受處罰情況,幫助游客繞開一些人為制造的旅游陷阱。信息體系開通后,每個旅游行業的誠信指數都將在網上公開,游客在選擇旅行社、酒店、景點時,就可依據網上數據作出選擇。“目前,誠信信息庫建設正在緊張進行之中。”
上海旅游管理部門在全市旅游市場誠信體系建設中,更將目標具體細致化,突出重點,注重提升質量、強化價格、旅游和購物“三透明”,力爭年內初步構建旅游誠信長效管理體系框架。
市旅委有關人士介紹:上海旅游誠信體系建設工作主要從五個層面來開展。
著手建立三個信息公開平臺和信息交流平臺:以旅行社誠信檔案建設為主要目的的旅行社網絡信息平臺、全市星級飯店信息平臺、全市社會旅館信息平臺。
明白消費:規范旅行社媒體和門市廣告的發布,規范旅行社合同的簽訂,在各黃金周前舉辦誠信旅游企業公眾咨詢活動,印制《特別告示》,提高游客明白消費的意識。
建立聯合執法檢查機制:聯合文化執法、工商、公安、物價等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建立與旅游目的地國家旅游部門、駐華使領館的信息溝通機制;建立長三角區域聯動機制等。
行業自律:行業協會通過自律動議、行業倡議等活動開展行業誠信建設。
打造誠信旅游,保證游客權益。日前,上海首次評出5個列入上海名牌的旅游產品,包括春秋旅行社的海南、北京、桂林純玩游,上海國旅的日本山水攬勝游,上海大眾旅行社的“大眾假日”浙東南汽車游,上航假期“同行天下”海南游以及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旅”字號江南古鎮一日游。
誠信旅游,已成為業內公認的解決難題的“鑰匙”。
還有一點待克服
還有一個問題是制度建設。
復旦大學旅游系沈祖祥說:“目前的問題就在于,還沒有一部全國性的法律來規范旅行社,只有導游管理條例或地方性條例,整個管理框架還只是一些原則性條款,操作起來比較難。”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學鋒認為,即使已經制定制度,但由于旅行社、導游過于分散、數量眾多,管理也很難落到實處。如何轉變管理方式,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而一個完善的市場要有良好的監管機制和法律體系來保障。只有通過法律和法規的監管,才能慢慢走向良性循環”,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軍說。
吳本分析,“目前問題的根源在于旅行社進入門檻過低。開辦旅行社的資金壁壘、政策限制都不夠,退出過于容易。”
要改變這一現狀,吳本認為,首先國家應制定法律。而旅行社要健康發展,首先還在于品牌,青旅、國旅等已經在品牌建設中走在了前面。其次,旅行社要有行業自律,一條線路應有保護價。旅行社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推出差異化的路線,不能各個旅行社的路線都是雷同,這樣才能有自己的利益空間。
更重要的是,沈祖祥說,應從制度上保障導游的基本收入;對導游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職業道德培訓。現在的導游資格考試大部分只考業務,應該把道德考試也列在其中。
戴學鋒說:“由于旅游這種消費不經常發生,消費者對保護自己權益的各種規定不很熟悉。因此,建議印制《旅游服務標準》的小冊子,將投訴頁直接附上,各旅行社必須向旅游者發放。讓旅游者真正監督旅行社和導游。”
“不管怎么說,中國的旅游市場畢竟是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陣痛會有,但終會走向良性循環,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
我們相信這一點。
![]() | [1] | [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