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從運營商年報看電信市場格局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莊子喜歡通過小事闡述大道理。在《莊子·列御寇》里,莊子講到了屠龍術的故事:有個小伙子立志學習屠龍術。他痛下苦功,耗費千金,終于學成,結果滿世界找龍來屠卻找不到。龍并不存在,屠龍之術也就沒有用了。
最近中國四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公布年報,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些觀點認為,我國電信市場目前出現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格局,馬太效應明顯。于是各種建議紛紛出臺,試圖改變這種市場格局。雖然我們的出發點總是好的,都是為了維護電信行業的健康發展,但是有些建議在記者看來卻像是沒有找到問題的要害,頗有幾分“屠龍術”的意味。
潛龍,勿用——流于表象的“屠龍術”
客觀上,我國電信市場確實呈現一枝獨秀的局面。在規模上,中國移動一馬當先,經營收入達2954億元,已經大大超越中國電信。后者去年實現經營收入為1751億元,略有增長。在盈利方面,中國移動再度實現20%以上的增長,凈利潤661億元,是中國電信(272億元)的兩倍多,是網通(130億元)的5倍,更是聯通(37億元)的近20倍。但是“二八”現象背后的問題并不是某些“屠龍術”所能解決的。
分拆移動——南轅北轍。不知道為什么,好像一提到增強社會競爭,分拆強勢運營商就成為唯一的靈丹妙藥。可是,提出這個方案的人恐怕忘記了,現在的格局就是從分拆中國電信來的。當初中國電信一家獨大,我們成立中國聯通加強競爭,將移動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中國移動,然后將中國電信南北分拆,最終形成今天的競爭格局。筆者的意思并不是說當初的這種策略不明智,正是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才造就了今天繁榮的電信市場,但是不能把分拆當成救命靈丹,當再次面臨市場失衡問題的時候同樣如法炮制。如果誰發展得好就壓制誰,誰強大就分拆誰,我們的策略就跟鄧小平他老人家最初提出的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理念背道而馳,不是繁榮電信市場的長久之計。
分拆聯通——因噎廢食。中國聯通因為有兩個移動網而在近幾年飽受拆網、賣網的困擾。理由有多個,比如G網和C網的左右互博,比如C網的定位不高、盈利乏力等等。可是這就能夠成為分拆聯通的理由嗎?試想,如果在兩張網在聯通的手中會左右互博,那么到了別人手里之后就不會彼此競爭了么?四大電信運營商面對的是同一個全國性市場,電信網本身就建在那里了,到了別人的手中仍然面對相同的客戶,仍然會彼此競爭。由別人經營的主要區別恐怕在于經營策略上的不同,而如果有更好的經營策略,聯通也可以學習借鑒,沒有必要花費巨額成本對這么大的一個上市公司進行分拆。要知道,中國聯通在國內A股上市,是滬深兩市流通股本排名第二、總市值排名第十四位的超級大藍籌,對其進行拆分會給股票市場帶來巨大影響。另外對于盈利乏力的評論,在中國聯通2006年年報里面卻有著不同的事實表述:剔除未實現的可換股債券之公允值虧損24億元人民幣之后,聯通2006年稅前利潤為人民幣88.9億元,比上年增長25.2%,年度利潤為人民幣61.3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其利潤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中國移動的23.3%。中國聯通經過控制成本、深挖潛力,其經營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對于已經進入強烈上升通道的一個?
庖丁解牛——透析馬太效應的深層次原因
要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就應該深入分析形成這種市場格局的原因。我們應該明確的是,現在的電信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地方市場經常上演客戶資源爭搶大戰,電信服務資費也是一降再降。因此現在市場格局的要害并不是中國移動的強勢地位阻礙電信市場的發展,而是中國移動一騎絕塵,其他運營商發展乏力。在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背景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技術趨勢不可逆。電信產業是技術和市場雙驅動的產業,在技術潮流和市場需求面前,企業能做的只能是順應。中國移動在競爭中占據如此大的優勢,首先應該歸功于語音業務的移動化。移動通信從其誕生開始,就憑借移動性強、通話質量高、平臺大等優勢注定成為個人通信業發展的主流,從而迅速替代固定通信的語音業務,成為用戶的最終選擇。從2006年四大運營商的年報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語音收入2260.49億,占據四大運營商全部語音收入的71.77%,并且其語音收入和新增用戶數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長。而語音收入目前仍然是四大電信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以中國電信為例,其語音收入占其總收入的62.7%。盡管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殫精竭慮力圖減少移動語音業務帶來的影響,但是在客觀規律的作用下,固網語音業務仍然持續下滑:中國電信2006年語音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28%,中國網通2006年用戶數同比下降0.4%。另一方面,隨著VoIP等技術的發展,語音業務繼續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IP電話的發展對長途業務形成致命打擊。近年來,長途電話每分鐘一兩毛錢的價格隨處可見,單價甚至便宜過市話,有的還干脆半賣半送,被打包進了其他資費中。從收入來看,長途業務增量不增收的局面未有改變?
自身努力見成效。中國移動從創立至今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移動運營商,除了有利的市場環境外,與其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從最初將全球通打造成一個定位高端的優質業務到推出神州行、動感地帶等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品牌,無不體現出其敏銳的市場把握能力。年報顯示,中國移動增值業務收入在2006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占總業務收入比例繼續提升,并形成面向未來的階梯化產品結構。全年增值業務收入達到693.09億元,比上年增長38.1%,占總營運收入比例達23.5%,比上年提升了2.9個百分點,達到國際同行業較高水準。其中,短信業務量持續增長達到日均近10億條,WAP用戶增長率超過77.3%,彩信業務量增長更是高達159.5%。在2005年的年報中,中國移動就已經將農村市場作為重點進行披露,2006年新增用戶有一半來自農村市場。鑒于農村人口龐大,普及率低,人均純收入持續增長,將會進一步推動電信需求的增長,從而成長為中國移動新的收入增長點,進一步提升規模效益。
| [1] |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