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工藝品
】陶器】..............................................................................................
云南制陶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制陶工藝已被云南各地的先民普遍掌握,陶器不但實用于生活,而且美化著生活,陶器上已有抽象的幾何紋樣和具象的動植物紋樣。元謀大墩子遺址中發掘的史前藝術品-雞形陶壺,是這個時期著名的代表性文物。
秦漢時代,緊臨內地的昭通、保山等地乘中原“秦磚漢瓦”之風,盛產泥質灰陶磚,裝飾著幾何紋樣,文字紀年紋樣,,動物紋樣等。云南漢墓盛形陶俑陪葬,內容多為侍奉墓主的侍女、庖師、樂師或陶狗、陶雞等,有的還施以簡單的彩繪。大理大展屯東漢墓室中出土陶制水田模型,圓盤形,以隔梁分開,一半分10塊,代表田地,另一半是池塘,其中有蓮花、蛙、螺、蚌等水中動植物,再現了當時的農田水利灌溉和田園風光。
唐宋時代,云南地方經濟文化較發達,出現了很多形式多樣的陶制品,如高不盈尺的武俑、樂俑、舞俑等等,還有安于屋檐的鴟吻、瓦當、火葬用的塔剎形葬罐,墓群中大量的動物陶器……足以顯示唐宋時代制陶技術和造型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明清以后,云南的陶器生產更為普通,逐漸形成延至今日的“云南五陶”
【建水紫陶】........................................................................................
又稱建水無釉磨光紫陶,以紫紅土泡水混漿制坯,半干后刻劃花卉圖案或殘碑斷簡,文章詩詞,填以白泥或彩泥,不掛釉,燒成后用石料磨光,不再打蠟,有別于其他紫陶產品,是我國四大名陶之一。
【華寧綠白釉陶】.....................................................................................
是云南陶器生產中以著名陶器,其釉“澤如絲絹、肥厚軟滑、碧如翡翠、白如羊脂,樸素溫柔,”釉色之美,配以陶色之雅,令人愛不釋手。
【黑、白陶】........................................................................................
黑陶、白陶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陶藝,在滇中地區和西雙版納的村寨和寺廟里可常見,供奉給寺廟中的陶器還嵌之以碎寶石、小圓鏡、貝殼等,古樸而神秘。云南的一些企業為開發和發展黑陶工藝品,經過多年努力,制作出了許多造型精美的黑陶工藝品,并發展出了白陶、彩陶,極具民族特色。
【金沙陶】........................................................................................
是麗江人民利用金沙江兩岸的泥土燒制而成的無釉陶,結合納西族和藏族的民俗文化,呈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東川琉璃陶】.......................................................................................
遠在西漢時代,東川既開始生產日用陶制品,時至今日,東川生產的建筑用琉璃仍然廣受歡迎。
...................................................................................................
云南民間還有許多雖不成生產規模,但樸實自然、美觀實用的土陶制品,如祥云砂鍋、傣族土鍋,民間各地的瓦獸、瓦當、鴟吻等等。結合旅游市場,還出現了一些造型別致、風格拙樸的裝飾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