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第四個“文化遺產日”期間就出爐的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江蘇又有112項非遺加入省級保護名單,首批保護名錄同時增加了39個子項目。其中,跟吃沾邊的項目份額突出,而南京有19個項目申報成功。
其中,傳統飲食、烹飪技藝占有相當份額,有南京雨花茶、稻香村蘇式月餅、黃橋燒餅、常州梨膏糖、如皋董糖、淮安茶馓、三和四美醬菜、常熟叫化雞、沛縣黿汁狗肉等24個傳統飲食項目上榜。南京小吃此次也全面豐收,綠柳居素食烹制技藝、馬祥興清真菜烹制技藝、劉長興面點制作技藝也都申報成功。據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馮錦文介紹:傳統飲食不僅僅是食品,它還附著當地的消費習慣和文化風俗。江蘇飲食老字號多,好多都是經過幾代人傳承而來,具有獨特的生產方式,有的還是節慶饋贈之物。此次上榜的都是既具地方特色又在全國很有影響力的代表性飲食,將這些美食的制作技藝加以保護,讓它們生存發展,也是扶持老字號的一種方法。
張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