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所有城市公園免費開放公園不再是“搖錢樹”--旅游--學習網(wǎng)
城市公園一要姓“公”,二要“開”園。繼上個月宣布橘子洲景區(qū)免費對市民和外地游客開放后,長沙市日前宣布,從6月1日開始,免費開放包括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等在內(nèi)的所有城市公園。聞此消息,市民奔走相告,社會輿論贊許有加。(新華社6月1日電)
城市公園不同于旅游景區(qū),應該屬于市民。從公園的公共產(chǎn)品屬性來看,城市公園是由政府或公共團體建設,向公眾開放供其游玩、觀賞、休閑、娛樂的場所,是一種公共資源,也是一種帶有公益性質(zhì)的城市公共設施,理應向市民免費開放。從市民作為納稅人應享有的權利來分析,政府用于公園建設和管理的資金來源于公眾納稅,城市公園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市民,市民作為納稅人已經(jīng)為公園建設埋單,自然應享有免費觀賞游玩的權利,再賣門票顯然屬于重復收費(稅)。因此,國務院早在3年前就以通知形式加以明確,有條件的城市公園應免費開放。
然而,公園免費說易行難。近年來,雖然有城市將部分城區(qū)公園免費開放,但免費的都規(guī)模較小、看頭不大,平時冷冷清清、游客不多,真正好看、好玩的大公園幾乎沒有“免費午餐”。考慮到公園建設使用需支付成本,景區(qū)維護、管理等需要不菲財力,絕大多數(shù)公園都選擇賣門票,群眾憑票逛公園成慣例。這不僅不符合“公共財政陽光普照大眾”的執(zhí)政理念,廣大的市民對此也頗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