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國經濟發展中最讓人擔憂的問題是什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的目標能否實現?中央財政預算收入指標能否完成?財政赤字安排9500億元算不算高?人大如何監督4萬億元政府公共投資?針對一系列社會關注的問題,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高強近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最大難題:處理好保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
高強說,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出現的困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的嚴重沖擊,最突出的表現是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導致進出口貿易受阻,大多數出口導向型的企業面臨很大困難。二是國內經濟發展中長期積累下來的矛盾在國際環境的影響下集中反映出來,主要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出口依存度過高;部分產品產能過剩,供大于求;一些對經濟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產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為了應對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中央作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抓改革、重民生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
高強表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策,最大的難題是處理好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的關系,也就是保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從近期看,我們必須通過加大投入刺激經濟復蘇,確保就業和社會穩定;從長遠看,又必須下決心調整經濟結構,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這確實給當前的宏觀調控政策帶來空前的挑戰。我們經常講要“化危為機”,一方面要求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眼前的問題,克服困難,渡過難關。這一關渡不過去,就談不上今后的發展。另一方面又要求我們立足長遠,下決心淘汰一些落后的、過剩的產能,加快新型產業發展,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關于保增長與調結構之間是否存在矛盾,高強表示,擔心壓縮過剩產能會影響當前增長,是不必要的。因為在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落后過剩產能即使不壓縮,也不能發揮效益。保增長不是單純地保速度,而是實現與效益的統一,做到又好又快。
對實現GDP增長8的目標:有信心
“對于實現今年我國GDP增長8的目標,我有信心。”高強表示,去年的GDP增長是前高后低,今年可能是前低后高,GDP增長8的目標能夠實現。
高強指出,問題在于保增長不能只看GDP的增長,而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擴大內需、改善民生基礎上的增長,是有利于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把解決當前困難與促進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實現這個結合,是我們必須努力并能夠做到的。
財政形勢:相當嚴峻
高強說,今年一季度財政收入下降8.3,與預算安排增長8的要求相差很遠,財政形勢相當嚴峻,特別是中央收入下降、稅收收入下降和主體稅種下降。今后幾個月各級財政既要認真落實中央確定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促進經濟逐步回升,又要切實加強稅收征管,努力完成全年收入預算,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page_info=2_1_1683910-->12下一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