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量和用電量指標被認為是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從去年10月份開始,中國的社會用電量連續4個月負增長。今年2月份,用電量的增長“轉正”,但3月份發電量和用電量又雙雙下滑。由于經濟形勢仍不明朗,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用電量可能負增長。
4月發電量下滑3.55
4月發電量整體趨勢較為平穩,但是并未能延續3月份降幅收窄的趨勢。4月發電量增速為負3.55,較3月增速負0.71降幅有所擴大,但仍好于1—2月的發電增速負4.28。
3月份國調中心數據顯示,發電量同比下滑為0.71,較前兩月4.3的降幅大幅收窄。但3月下旬發電量同比下滑了2.1,持續下滑的趨勢已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發達的省份中,4月中旬較上旬,只有浙江省發電量上升0.7,江蘇和福建、上海等省市用電量均持續下滑。但4月下旬浙江用電量也再度同比下滑至7.6,并未持續回暖。“這說明部分經濟發達區域經濟復蘇基礎并不堅實。”分析人士表示。而京津唐地區與全國形勢基本一致,降幅繼續擴大,由4月上旬的8.1擴大至下旬的9.1。
此外,4月份的數據還反映,受電解鋁直購電試點影響,電解鋁廠集中的地區如河南、廣西等地發電量復蘇較為明顯。“5月隨鋼鐵和電解鋁復產降幅有望再次收窄并延續至年底,但上半年總體仍為負值,下半年回升至正增長。”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向內地蔓延,加之現在正是調庫存的關鍵階段,4月份出現發電量大幅下跌是在情理之中的。
平安證券的報告則稱,3月份發電回升過快,而4月份的回落可以接受。根據下游行業的產量和價格波動,我們認為3月快速回升原因可能主要是因為下游需求回升帶動廠商預期升溫,從而加速生產增加庫存所致。而4月發電增速的再次下降則可能是又一次去庫存的過程。
預計全年發電增速總體震蕩向上
我國社會發電量自去年10月份以來逐月持續大幅下滑。2008年10月、11月、12月,國內火電發電量分別下降5.3、16.6、12.4。在一些經濟發達省份,連續超過兩位數的發電量降幅牽動各方神經。今年1月,社會發電量同比下降仍達到12的水平。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認為,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將是電力增長最困難的時期,上半年有可能持續出現負增長。進入三季度,各地區特別是沿海地區電力需求量可能會陸續出現正增長,并逐步帶動或影響中部、西部地區,進入四季度后有一定的用電增長。
平安證券的研究報告還稱,未來發電增速的走勢,仍取決于工業生產的恢復情況。在對宏觀經濟謹慎樂觀的基礎上,發電增速總體震蕩向上的趨勢應該沒有變。(記者胡劍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