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南海網1月2日消息:幫人打官司卻越幫越糟,一訴訟代理人的低級法律錯誤,不僅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護,反而遭受了不應有的損失。日前,經法院終審判決,這名法律工作者被責令清退其當事人訴訟代理費2500元。 去年4月,五指山市的朱女士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她的兒子放學后不慎掉入某水電站的引水渠道溺水死亡。為索賠之事,朱女士委托了一家法律事務所,交了4000元代理費。事務所主任張某親自代理,向五指山市法院遞交民事訴狀,索賠58萬余元。 按這筆賠償額,朱女士繳納了訴訟費1.4萬余元。去年6月,事務所派員調查取證,并制作了調查筆錄,提取了證人證言,然而由于沒在規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交給法庭,開庭審理時,張某遞交其證據材料時,對方不予質證,法庭也依法不組織質證。 根據有關法律和我省統計部門公布的相關數據,該案賠償額應約為15.5萬元,由于朱女士應對其兒子的死負80責任,故一審判決對方賠償朱女士3.2萬余元。 朱女士認為,張某為她提供了不合格的法律服務,代理訴訟過程存在違約行為,張某個人在調查取證后,明知其兒子的死亡主因是家長監護不力,卻向她隱瞞;張某在法定舉證期限內不向法庭提交相關證據,導致她訴訟失力;本案起訴時本應依法提起的賠償額為3.2萬余元,而張某卻提起高達58萬余元的數額,導致她多付了訴訟費1.3萬余元;而判決后,張某又未按約定提起上訴。 朱女士遂將張某及事務所一并訴至法院,要求雙倍退還代理費共8000元。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事務所雖履行了一定的代理職責,但作為法律服務機構,該事務所一方面未能正確引導朱女士參加訴訟,導致她因訴訟標的過大而損失訴訟費用,另一方面違背了朱女士的意愿,未按規定向法庭提供調查證人的調查筆錄、證人證言。因此,事務所應承擔未全面履行其代理職責的責任,退還部分的代理費。遂酌情判令事務所向朱女士退還代理費2500元。作者:岳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