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南海網12月9日消息:銀行卡犯罪手段多種多樣,目前多見的包括短信詐騙、利用黑客軟件或網絡病毒盜取客戶銀行卡信息、“網絡釣魚”、在ATM機上做手腳、用假卡大宗購物行騙等幾類。現代人的生活已越來越離不開銀行卡,面對銀行卡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并日趨智能化、高科技化,公安、銀監部門和銀行如何應對? 加強能力建設 今年發生在儋州的余某銀行卡詐騙案,便是新時期的高科技、高智商犯罪。犯罪嫌疑人畢業于專業院校,精通計算機操作,利用計算機網絡獲取作案信息、購買作案工具及制作偽卡均在家中獨自完成,其作案極其隱蔽,不易被人發現。 省長助理、省公安廳廳長賈東軍說,面對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對經偵民警在新形勢下如何勝任本職工作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他認為,公安機關將通過開展培訓、招募人才等方式,提高對高科技犯罪的打擊能力;加強預警機制及案件報告系統建設,適時開展專項斗爭,創造安全的用卡環境;堅持防范和打擊并重,規范和治理并舉,從源頭上預防銀行卡風險案件的發生。 提升防范技術 儋州一案的犯罪嫌疑人余某在認罪伏法之時,曾指出某銀行所使用的自動取款機存在的技術漏洞,并提出改進的建議。顯然,預防和打擊銀行卡犯罪,銀行也面臨著新挑戰。 海南銀監局副局長吳乾奮指出,各發卡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高度重視銀行卡犯罪的危害,提高打擊銀行卡犯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物防”和“技防”上都要加強。“物防”即要在硬件上預防銀行卡犯罪,包括完善自助銀行電視監控系統,加強對銀行卡機具的保養和維護,定期對ATM機等自助設施進行安全檢查等。“技防”則要從技術上預防銀行卡犯罪,包括加大銀行卡防偽技術的開發,加強身份證件的識別,設計安全的網銀操作流程,提高內部安全管理水平等。 形成打擊合力 今年,針對銀行卡犯罪案件多發,為提高打擊銀行卡犯罪工作的效率,各級公安經偵部門相繼與相關金融機構、監管部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協作配合。今年以來,省公安廳先后多次就省內發生的利用ATM機實施詐騙犯罪案件向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省銀監局、海南銀聯進行通報,及時交流情報信息。 省公安廳經偵處副處長陳正勇指出,公安機關要進一步加強與發卡銀行的協作配合,總結經驗,共同查找引發案件的原因,切實采取有效的措施,堵塞漏洞,為信用卡發展提供良好的執法環境。省公安廳經偵處金融科科長盧義說,由于當前許多銀行卡犯罪分子都通過假身份證辦理銀行卡,對此,進一步加強銀行和公安部門“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建設,就顯得非常必要。 海南銀聯網絡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對銀行卡相關知識的宣傳,尤其是及時曝光新型銀行卡欺詐的手段,增強廣大持卡人的安全防范意識。 作者:黃曉華王彩虹宋洪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