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國法院網“我們中大工業集團公司沒有生產和銷售汽車的行為。”6月5日上午,受汽車行業普遍關注的德國尼歐普蘭汽車有限公司訴中大工業集團公司、鹽城中威客車有限公司和北京中通星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中大工業集團公司的代理律師當庭否認了該公司有生產和銷售被訴侵權客車的行為。2006年9月,德國尼歐普蘭汽車有限公司將江蘇中大工業集團起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稱中大集團的中大A9豪華客車侵犯了尼歐普蘭“星航線”大客車的外觀設計專利權,此案被國內媒體稱作“客車侵權第一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時,媒體普遍報道被告方是“江蘇中大集團”。記者今天在法庭上了解到,尼歐普蘭實際上將三家公司訴至法院,其中中大工業和中威客車兩家公司都是中大集團的下屬企業,中大工業更是中大集團運營中的核心企業。尼歐普蘭認為中大工業和中威公司生產和銷售的A9系列客車侵犯了該公司所產“星航線”大客車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請求法院判令中大工業和中威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產品并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4100余萬元。另一被告中通星華汽車公司則是A9客車的一個銷售商,尼歐普蘭早在去年6月通過第三人從中通星華公司處購買了一輛A9客車作為證據,這次將該公司告上法院尼歐普蘭并沒有要求經濟賠償,只是要求該公司立即停止銷售侵權客車。和眾多媒體記者預料不同,“客車侵權第一案”在開庭審理中并沒有對兩車的外觀設計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太多的糾纏,而是針對中大工業是否生產和銷售了A9客車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質證。中大工業稱其從來沒有生產和銷售A9大客車的行為,只是將自己享有的A9客車外觀設計專利授權給了中威公司使用。原告方提交了A9客車的買賣合同、A9客車的宣傳材料、車輛展會材料、中大集團的網頁公證件等一系列證據用來證明在A9客車開發、生產、銷售及宣傳上都是中大工業統一規劃的,因此中大工業也參與了侵權產品的制造、銷售,也對“星航線”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實施了侵權行為。中威公司則打出了“自主研發”這張牌。該公司向法庭提交了國家發改委的公告,稱A9客車是自主研發,05年經國家發改委批準,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5年第26號公告》并允許該公司進行生產銷售的。此外,中威公司還打起了“外觀設計專利無效”牌,代理律師提交了一本德國汽車雜志。該律師認為,在“星航線”的外觀設計專利受到保護之前,德國汽車雜志就已經將該車型公之于眾,在此情況下依據法律規定該外觀設計專利應被宣告無效。此案沒有當庭宣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