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鉻鞣制法熟制毛皮新技術
http://m.dcyhziu.cn 2007/6/15 源自:互聯網 【字體:
】
】輕鉻鞣制法是一種加工皮革的新方法,與傳統的硝面鞣制與明礬鞣制法相比,其生產的皮革成品具有耐水、耐汗、耐濕、耐老化等性能,質量顯著提高。現將其具體操作技術介紹如下:
1.鮮皮的初加工:鮮皮的預處理是防止畜皮腐爛變質,保證熟制質量的關鍵一環。首先及時清理剝下的鮮皮,割去蹄、耳、唇、尾等,刮去皮上:的殘肉和脂肪(刮殘肉時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刮傷皮板),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糞便、血液等。另外,由于毛絨在皮板上是向后傾斜生長的,在刮削時要由頭部向臀部順毛根刮,以減輕皮板的損傷。鮮皮清理后,將其肉面向外掛在通風處,或在弱陽光下干燥,并經常翻動,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時,將其垛起來,上面用木板及重物壓平,使其平整,第2天再繼續晾曬,直到干透。
2.干皮軟化及清理:將經初加工后的干皮在常溫清水中淹浸16—18小時,使毛皮變軟恢復鮮皮狀態,然后用清水洗凈臟物,再以3g/L(升)的洗衣粉洗滌液浸泡10分鐘左右,然后用清水漂凈,撈出瀝干。用洗衣粉浸泡時,要一邊將毛皮上的污物洗掉,一邊去掉皮板上的結締組織,脂肪多的皮板可將其在35℃的溫水中加洗衣粉洗滌2~3次,但動作要快。晾曬時要注意將皮板拉展開,至6成干時即可進行下一步加工。
3.毛皮的熟制加工:毛皮的熟制又稱硝制或鞣制,是把生皮轉變為熟皮的加工。采用輕鉻鞣制法,其技術要點:
①酸浸。酸浸液組成為硫酸5-6g/L(升)(pH值1-1.5);硫酸鈉為30-50g幾(升);氯化鈉30- 40g幾(升)。溫度36-38~,時間36-38小時,每張皮用水14L左右,視皮張大小酌情增減。操作方法是先將食鹽、硫酸鈉溶液澄清倒入劃槽內,根據需要用水配成適宜濃度,再加酸加溫到規定要求,轉動劃板攪拌均勻,投入毛皮,繼續劃動1-2分鐘,以后每天加溫并劃動1次。浸至36小時檢查質量,以背脊部位橫向延伸大,纖維松散,回折擠壓脫水良好,呈白韌色為宜。用甲基試劑檢查,切口呈紅色。
②鞣制。鞣制液組成為堿式硫酸鉻0。2g/L (升)(以三氧化二鉻計),明礬10g/L(升),氯化鈉30g/L(升),硫酸鈉30g幾(升),硫代硫酸鈉 2g/L(升),JFC濕潤劑0.3g/L(升),碳酸鈉適量。用水量每張皮用水lO-12L(升)。將食鹽、硫酸鈉、明礬溶液澄清后倒入劃槽,加水加溫到規定要求。然后把其他原料(碳酸鈉、硫代硫酸鈉、JFC除外)也溶于攪拌槽,攪拌均勻,用硫酸調節p11值至 1.2-2,再把經浸酸的毛皮浸入,并攪動1-2分鐘,以后每隔1小時攪動1次,每次1~2分鐘;溫度控制:第一天為40℃,第二、三天為45℃。第二天把皮撈出控水,加入硫酸鈉JFC,再將皮張浸入鞣液。每天需取樣測定皮板的收縮程度及鞣液的PH值,并添加碳酸鈉調整。出缸前皮板收縮溫度應達到 70℃以上:pU值4-4.5。鞣制72小時后撈起來放置在木凳上1-2天,使鞣制劑結合牢固。用過的鞣制液可連續使用15次,每次添加堿式硫酸鉻 0.12—0.15g/L(升),食鹽3-5g/L(升),硫酸鈉 3-5g/1,(升),硫酸3.5g/L(升)(以pH值1.5-2為度)。鉻鹽用量刁;能過大,否則皮板會過于厚、硬、重。
4.毛皮整理:經過鞣制后的毛皮即可進行整理,其步驟是:水洗→甩干→加脂→干燥→回潮→鏟皮→檢驗。水洗時,缸內或攪拌槽內用水量要大,換水次數要多,以便徹底清除硝鹽等雜質。甩干是以離心機或人工除去毛皮水份。加脂是為了使皮板更加柔軟。脂的配方是50℃溫水890g,加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lOOg,JFC濕潤劑10g,用毛刷蘸脂劑乳液刷涂在皮板上,涂抹溫度要求 40-50℃,每張皮用量300mg左右。干燥即為曬干或晾干,也可采用烘干,溫度應不超過40℃。以毛板干透為止。干后的皮板用水噴灑,待皮板回潮后,即可用機械或人工鏟皮。第1次先用鈍刀鏟,然后在皮板上撒石膏粉,用手抹勻石膏粉揉搓。第 2次用快刀鏟。鏟后用干布將毛皮擦拭干凈,晾曬,干后堆放一夜,再回鏟一次即為成品。
1.鮮皮的初加工:鮮皮的預處理是防止畜皮腐爛變質,保證熟制質量的關鍵一環。首先及時清理剝下的鮮皮,割去蹄、耳、唇、尾等,刮去皮上:的殘肉和脂肪(刮殘肉時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刮傷皮板),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糞便、血液等。另外,由于毛絨在皮板上是向后傾斜生長的,在刮削時要由頭部向臀部順毛根刮,以減輕皮板的損傷。鮮皮清理后,將其肉面向外掛在通風處,或在弱陽光下干燥,并經常翻動,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時,將其垛起來,上面用木板及重物壓平,使其平整,第2天再繼續晾曬,直到干透。
2.干皮軟化及清理:將經初加工后的干皮在常溫清水中淹浸16—18小時,使毛皮變軟恢復鮮皮狀態,然后用清水洗凈臟物,再以3g/L(升)的洗衣粉洗滌液浸泡10分鐘左右,然后用清水漂凈,撈出瀝干。用洗衣粉浸泡時,要一邊將毛皮上的污物洗掉,一邊去掉皮板上的結締組織,脂肪多的皮板可將其在35℃的溫水中加洗衣粉洗滌2~3次,但動作要快。晾曬時要注意將皮板拉展開,至6成干時即可進行下一步加工。
3.毛皮的熟制加工:毛皮的熟制又稱硝制或鞣制,是把生皮轉變為熟皮的加工。采用輕鉻鞣制法,其技術要點:
①酸浸。酸浸液組成為硫酸5-6g/L(升)(pH值1-1.5);硫酸鈉為30-50g幾(升);氯化鈉30- 40g幾(升)。溫度36-38~,時間36-38小時,每張皮用水14L左右,視皮張大小酌情增減。操作方法是先將食鹽、硫酸鈉溶液澄清倒入劃槽內,根據需要用水配成適宜濃度,再加酸加溫到規定要求,轉動劃板攪拌均勻,投入毛皮,繼續劃動1-2分鐘,以后每天加溫并劃動1次。浸至36小時檢查質量,以背脊部位橫向延伸大,纖維松散,回折擠壓脫水良好,呈白韌色為宜。用甲基試劑檢查,切口呈紅色。
②鞣制。鞣制液組成為堿式硫酸鉻0。2g/L (升)(以三氧化二鉻計),明礬10g/L(升),氯化鈉30g/L(升),硫酸鈉30g幾(升),硫代硫酸鈉 2g/L(升),JFC濕潤劑0.3g/L(升),碳酸鈉適量。用水量每張皮用水lO-12L(升)。將食鹽、硫酸鈉、明礬溶液澄清后倒入劃槽,加水加溫到規定要求。然后把其他原料(碳酸鈉、硫代硫酸鈉、JFC除外)也溶于攪拌槽,攪拌均勻,用硫酸調節p11值至 1.2-2,再把經浸酸的毛皮浸入,并攪動1-2分鐘,以后每隔1小時攪動1次,每次1~2分鐘;溫度控制:第一天為40℃,第二、三天為45℃。第二天把皮撈出控水,加入硫酸鈉JFC,再將皮張浸入鞣液。每天需取樣測定皮板的收縮程度及鞣液的PH值,并添加碳酸鈉調整。出缸前皮板收縮溫度應達到 70℃以上:pU值4-4.5。鞣制72小時后撈起來放置在木凳上1-2天,使鞣制劑結合牢固。用過的鞣制液可連續使用15次,每次添加堿式硫酸鉻 0.12—0.15g/L(升),食鹽3-5g/L(升),硫酸鈉 3-5g/1,(升),硫酸3.5g/L(升)(以pH值1.5-2為度)。鉻鹽用量刁;能過大,否則皮板會過于厚、硬、重。
4.毛皮整理:經過鞣制后的毛皮即可進行整理,其步驟是:水洗→甩干→加脂→干燥→回潮→鏟皮→檢驗。水洗時,缸內或攪拌槽內用水量要大,換水次數要多,以便徹底清除硝鹽等雜質。甩干是以離心機或人工除去毛皮水份。加脂是為了使皮板更加柔軟。脂的配方是50℃溫水890g,加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lOOg,JFC濕潤劑10g,用毛刷蘸脂劑乳液刷涂在皮板上,涂抹溫度要求 40-50℃,每張皮用量300mg左右。干燥即為曬干或晾干,也可采用烘干,溫度應不超過40℃。以毛板干透為止。干后的皮板用水噴灑,待皮板回潮后,即可用機械或人工鏟皮。第1次先用鈍刀鏟,然后在皮板上撒石膏粉,用手抹勻石膏粉揉搓。第 2次用快刀鏟。鏟后用干布將毛皮擦拭干凈,晾曬,干后堆放一夜,再回鏟一次即為成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