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意大利刑事古黃學派創始人 貝卡里亞的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響卻極為深遠,該書初版于1764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對刑罪原則進行系統闡述的著作。全書洋謚著偉大的人道主義氣息,對刑訊逼供和死刑進行了憤怒的譴責,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適應的近代量刑原則。本書問世后立即給作者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被譯為多種文字,它對地俄國、普魯士以及 奧地利等國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響。該書被譽為刑法領域里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 作者簡介 黃風,1956年生,法學碩士。從1988年至1992年先后5次赴意大利講學、進修或參加學術會議。現在司法部司法協助局負責研究工作,并為中國政法大學羅馬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編輯推薦 《論犯罪與刑罰》這本小書具有寶貴的精神價值,好似服用少許就足以緩解病痛的良藥一樣,當我閱讀她時真感到解渴,我由此相信:這樣一部著作必定能請除在眾多國家的法學理論中依然殘存的野蠻內容。 法國18世紀啟蒙派思想家 伏爾泰:《評<論犯罪與刑罰>一書》。 目錄 外國法律文庫序 致讀者 一、 引言 二、 刑罰的起源 懲罰權 三、 結論 四、 對法律的解釋 五、 法律的含混性 六、 關于逮捕 七、 犯罪嫌疑和審判形式 八、 證人 九、 秘密控告 十、 提示性訊問 口供 十一、 宣誓 十二、 刑訊 十三、 程序和時效 十四、 犯意、共犯、不予處罰 十五、 刑罰的寬和 十六、 關于死刑 十七、 驅逐和沒收財產 十八、 恥辱 十九、 刑罰的及時性 二十、 刑罰的確定性和必定性 恩赦 二十一、 庇護 二十二、 懸賞 二十三、 刑罰與犯罪相對稱 二十四、 衡量犯罪的標尺 二十五、 犯罪的分類 二十六、 叛逆罪 二十七、 侵犯私人安全的犯罪 暴侵 二十八、 侮辱 二十九、 決斗 三十、 盜竊 三十一、 走私 三十二、 關于債務人 三十三、 關于公共秩序 三十四、 關于政治惰性 三十五、 關于自殺和流亡 三十六、 難以證明的犯罪 三十七、 一類特殊的犯罪 三十八、 虛偽的功利觀念 三十九、 關于家庭精神 四十、 關于國庫 四十一、 如何預防犯罪 四十二、 總結 貝卡里亞傳略 譯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