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立山想告訴讀者,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總統
亞伯拉罕·林肯在當選美國總統前曾是一名律師,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文字對于律師來說相當于商店老板的存貨。”這句話非常形象地表明律師提供的服務主要通過文字來體現。法律咨詢函及商事合同是律師業務中最常見的
法律文書,但目前有關
法律文書寫作的專門書籍尚不多見。因此本書作者在總結各自執業經驗的基礎上,希望通過本書向大家介紹起草這兩種法律文書的流程與技巧,包括起草前的準備工作、文書結構的設計,以及具體的
文書制作技巧。
本書旨在以方法論為主線,通過對法律文書制作基本原則的剖析和案例研究使讀者了解起草法律文書的核心技能并掌握其應用方法。我們的目的不在于論述有關法律文書起草的基本理論,也不在于提供一個事項清單讓大家在起草法律文書時完全照搬,而是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本書和做書中的練習來把握法律文書起草的動態模式,并且在實踐中能利用本書所講述的技能來解決相關問題。
雖然作者在本書中會盡量詳細地向大家講解起草法律文書的技能,但這些技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掌握的,需要大家今后在實際工作中對本書內容進一步消化,逐步完善。此外,我們希望本書的內容能為執業律師及企業
法律顧問的其他專項培訓做好準備,使大家以本書所講述的核心技能為基礎,通過參加相關法律技能強化培訓項目,進一步提高。
為了提高這本法律技能培訓書籍的整體實用性,我們將其編寫為三個部分:
上篇將對分析過程與寫作技巧進行描述,并就如何最好地處理“律師一客戶”關系提供建議,以便用最有效的方式向客戶提供法律服務。
中篇給出了練習與案例研究,以進一步闡明第一部分中所描述的基本原理與技能。練習部分用來幫助讀者提高專門的寫作技能;而案例研究則用來完善讀者的分析思維技能。
下篇則為中篇中的大部分的練習與案例研習列出了答案。為了保證全書的整體培訓效果,讀者最好在看下篇之前先完成中篇中的練習與案例研習。
本書中促進中國法律從業人員技能提高的方法十分獨特,同時也與中國法律執業界的現狀完美協調。我們希望讀者們可以通過閱讀本書、完成書中的練習并將書中的原理與技能融入到日常的法律執業當中,一步步最終達到法律服務業的國際標準。當
中國企業日益成為全球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您可以給予它們更大的幫助。
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是世界第六大律師事務所。目前。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在各主要抗業領域為涉及中國項目的客戶提供專業、全面的商業法律服務。此外,路偉還積極促進中國本地律師行業的持續發展。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路偉律師事務所以中國的執業律師、
公司法律顧問為對象,聯合舉辦一系列的法律執業技能培訓課程,反響熱烈。法律出版社也很高興能與路偉開展長期合作,而這本書就是有關法律技能與
國際法律信息系列叢書的第一部。
呂立山,美國楊柏翰大學法律博士,獲學術榮譽獎。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主任合伙人。呂立山律師在20年的律師執業生涯中,為國內外客戶代理了數百件項目,主要涉及電信、基礎設施、融資、企業重組、投資領域以及跨國商事糾紛。呂立山律師曾擔任過許多某名項目的法律顧問,包括北京2008年奧運會國家體育場和國家游泳中心項目(擔任項目業主北京市
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國際法律顧問)、廣西來賓B電廠項目、上海大場水廠的BOT項目等。呂律師在律師執業技能和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律部管理培訓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他是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教育委員會唯一的外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