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本報以《500農民工在城里買房》為題,報道了500名在我市阿爾濱集團打工的農民工進城后,用誠實勞動、辛勤汗水換來幸福生活的事。記者昨日到阿爾濱集團追蹤采訪時得知,這500名農民務工人員半數以上有了城鎮戶口。 他們集中居住在距阿爾濱集團總部不遠的一個花園式封閉小區內。小區潔凈整齊,還有綠地、亭閣和文體活動中心等,十余棟外立面精致的高層和小高層錯落有致,都安裝了電梯,讓人感到這是一個高檔居住區。 阿爾濱集團一位負責人現場告訴記者,這個小區實際上是阿爾濱集團的職工居住區,企業的一些高管、管理人員和買了房的農民務工人員都住在這個小區內。買房的農民務工者絕大多數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投身阿爾濱集團的“老職工”,如今多成長為企業管理人員和“大工匠”,也有部分優秀的一線年輕工人。他們年收入少的3萬元左右,多的已達到十幾萬元;在城里購買的個人住房,多數在80平方米以上,有了房屋產權證(有的將陸續拿到房屋產權證),與企業管理人員同樣享受每平方米2120元的成本價,而且相當一部分人買了房就把家屬接了過來。同時,經企業協調,買了房的農民務工者的子女也全部就近入學。 記者在小區內遇到了一位名叫楊雪潔的職工家屬。她去年在小區內投資十幾萬元,開了一家便利店,為在小區內買了房的農民務工者及其家屬服務,眼下生意還挺紅火。她告訴記者,住這里的一些外地來打工的,前幾年看上去還土里土氣的,現在變得可風度了!說著她向外一指——“你看他!以前是個木匠”。記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位身著白色襯衫、藏藍長褲的中年男子夾著公文包匆匆而過。 據了解,在阿爾濱集團打工的農民工,施工旺季時通常可達到1萬多人,常年留用的在3000人左右。如今在阿爾濱集團,誰是本地人,誰是外地人,界線已經非常模糊。誰在企業干時間長了,都會自然融入到企業中,融入到大連城市中。 
圖片說明:這就是農民工們所住的花園式封閉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