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這個日子注定會在中國礦難救援史上濃墨重彩地寫一筆。“出來了!出來了!”上午11時38分,在河南省陜縣支建煤礦東風井口,當第一名獲救礦工蘭建寧在救護人員的攙扶下走出井口時,現場頓時掌聲雷動。 
一名在井外等候多時的老礦工激動得雙膝跪地,痛哭流涕。 他太高興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在地上地下相隔整整3天后,他又見到了自己的礦工兄弟。 8月1日,一名被困礦工被成功救出礦井。當日,河南陜縣支建煤礦透水事故69名被困礦工,在井下被困75個小時后全部成功獲救。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7月29日上午8時40分左右,河南省陜縣支建礦業有限公司支建煤礦東風井因山洪暴發引發透水事故,當班的102人有33人成功升井,69人被困井下。
根據搶險救援指揮部掌握的進度,今天中午12時左右,井下礦工將可能安全升井。 雖然烈日炎炎,氣溫高達三十五六攝氏度,但是從上午10時開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省長李成玉等一直等在礦井口。他們要迎接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慰問被困70多個小時的69名礦工。 第一個走出礦井的是蘭建寧。他被兩名強壯的武警戰士攙扶著。由于已經整整3天沒見太陽,在黑暗的井下備受煎熬,遵照醫護人員的吩咐,他用眼罩和黑布蒙住雙眼,身上還沾著煤灰。 在井口迎接的徐光春,趕緊迎上前去,身體前傾,一只手扶著蘭建寧的肩膀,另一只手拉著蘭建寧的手說:“你們吃苦了!” 蘭建寧幾乎是被救援人員和兩位武警戰士背著送上了十幾米外的120救護車。醫護人員馬上上車給他做檢查。 到上午11時42分,第二個升井的礦工還沒出來。由于礦工身體虛弱,現場負責醫療救護的總指揮馬上決定,原本要拉兩人的120急救車趕緊先走,馬上送進醫院觀察治療。 120救護車隨即拉著長笛而去。另一輛救護車馬上過來,到了指定位置。 旁邊,是待命的20多輛救護車和100多名醫護人員。所有急救設備,包括氧氣袋、眼罩、衣服等都已經準備妥當。 11時46分,第二名、第三名獲救礦工陸續從井下被救出送往三門峽市中心醫院。 第四名、第五名……在救護車停位處立著的工作人員拿著紙和筆記錄著數字。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69個人員已按順序編號。 記者在現場看到,已經升井的人員全部蒙著眼罩,有的在武警戰士的攙扶下勉強還能走,有的則身體虛弱,幾乎是被武警戰士抱著、背著或抬著送上救護車,還有兩個身體幾乎虛脫的,則被武警戰士和醫護人員用擔架抬上了救護車。 中午12時18分,一名安全升井的礦工被武警戰士攙扶著,走在由救護隊員和警察圍起的通道中,可能是身體狀況較好,他試圖掙脫攙扶,自己單獨走。更難得的是,他臉上竟堆滿了笑容。雖然眼睛蒙著黑布罩,幾乎遮擋住了上半部臉,但在神色凝重的人們面前,他的微笑,卻顯得是那么真實,那么幸福。 在一輛救護車等待第二名礦工的間隙,記者伸頭從救護車尾部往里望去,發現被救礦工和醫務人員正在低聲交流,氣氛融洽。 記者注意到,當第32名礦工走出礦井后喜極而泣,要給救援人員下跪。 在被救出的69名礦工中,很少有人穿著藍色工裝,而是光著身子,在快出井口時被工作人員披上白色或藍色的新衣服,那衣服只能裹住大半身,有的裸露上身,有的露著雙腿。 12時54分,發生透水事故的河南陜縣支建煤礦69名礦工,在井下被困75個小時后全部生還。 曹百成是最后一個走出井口的礦工。或許,因為他是當班的副工隊長。曹百成現場表示感謝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感謝政府和救援隊的救援。 從7月29日上午8時40分左右,到8月1日11時38分左右,69名礦工在井下被困了75個小時;從11時38分,到12時54分,69名礦工陸續走出井口用了75分鐘。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說:“這是近年來全國重大煤礦安全搶險最成功最圓滿的一次。”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說:“這是我們科學施救,全力施救,精心施救的結果。” 12時59分,在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對救援成功即興講話時,不遠處傳來了鞭炮聲,此起彼伏。 那是礦工們對自己的工友獲救后的慶祝和歡呼聲,也是對各方全力救援的感謝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