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傅50歲出頭,是一名樂觀的建筑工人,從渝北農村來到沙區烈士墓四川外語學院的建筑工地打工。因沒有技能專長,他干零雜工。 兩個兒子已長大成人,都在外打工掙錢了,只有身體不大好的妻子留守家里。較低的收入,缺乏一系列基本保障,成為他的主要困難。在王師傅臨時居住的工棚里,墻上一根木條上記錄著最近一次生病的花銷:368元。“這是我這幾年來,看病花錢最多的一次。” “現在家里收支還算平衡,但是一年下來也沒什么節余,就怕生病,會花大錢。”王師傅自豪地說,這么多年來,他幾乎沒有生過病。
每天,王師傅要在工地上干8小時以上,住宿條件和平時伙食都很簡單,但他仍有一種淡然的滿足。“每天吃飯都有兩個菜,有葷有素,很不錯了。”
王師傅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湊夠錢,讓兩個孩子成家。“等到我抱上孫子,就在家帶帶孩子,享享福。一定要讓孩子讀書,然后找好工作,不能再像他爺爺我和父母一樣,一輩子在外面做這些苦活。”
對于未來的生活和重慶的發展,王師傅笑呵呵地說:“重慶現在發展的這么快,我們民工也高興,希望重慶的發展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務工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