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成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后,一些變化在靜悄悄發生!斑M一步消除對農民進城務工的歧視性規定和體制性障礙,逐步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統籌解決好農民工的居住、就業、社會保障、子女入學、基本醫療等實際問題,為農民工進城工作、生活創造良好條件”已經成為試驗區改革的重要部分。 人性關懷 民工夜校開進工地 30歲的汪兵來自射洪農村,喜歡看報,他說這個愛好就是在工地養成的。 他所說的工地位于城西,名叫金地新城市花園工地,他最喜歡工地上專門設立的報欄。“每天我都能從報上看到許多新鮮信息!蓖舯f,成都很好,“不排外”,對農民工“比較照顧”。他說,工地生活區的夜校也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教室里有32套桌椅,64個工友同時一起學習都沒問題,“誰能想到這輩子出來打工還能坐在教室里學習呢?”汪兵很感慨,“簡直比我小時候上正兒八經的學校條件還要好,書全部是免費看! 成都市建委副主任陳先龍到民工夜校為上百農民工上過課。許多民工對那一晚印象深刻,不是記住了好多知識,而是覺得成都市的政府“確實重視我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成都中心城區內的建筑工地、市政工地以及地鐵工程已經建起了173所民工夜校。而除了夜校,成都還有了專門的“流動民工黨!薄 工地有了夫妻房 有了夫妻房,從外地到成都工地探親的農民工家人心里的難堪要少一些了。 “人多的時候工地上一間宿舍可能住上七八個男人,很擠,以前有老婆來工地看老公,晚上也不避諱就睡在一張床上,最多就拉了簾子了事。”40多歲的劉富強是樂至人,現在翡翠城工地做木工,他說,工地宿舍本來就擁擠,男女雜住很不好。他覺得夫妻房“比較文明”,“那才是人的生活”。翡翠城項目工地的夫妻房就在活動板房后面,位于浴室的旁邊,一共4間。房子剛建成不久,水泥墻、水泥地面、石棉瓦,有風扇和床,以及簡單的桌椅,但最多只能一次免費使用3天。 成都市對農民工的關注舉措很多,除了夫妻房,還有上百個淋浴房,還有社會捐助的空調房等等。 社會保障 開工前企業為農民工繳社保 成都成為改革試驗區之后,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再進了一步。今年7月1日起,建筑單位在工程開工前必須將農民工的綜合保險費金額作為工程預付款一次性劃入工程承包單位的綜合保險開戶銀行中,否則將領不到《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成都規定,不管企業的注冊地在哪里,在成都范圍進行建設工程施工就得為農民工辦理綜合保險。 成都還規定,建筑行業非城鎮戶籍從業人員綜合保險費,按上一年市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費率為4%,繳費全部由在蓉施工企業承擔。參加綜合保險的農民工可享受工傷補償、住院醫療費報銷等待遇。成都市的農民工群體已經處于醫療保障體系的覆蓋范圍之內。這開創了全國先河。 截至7月8日,已有兩家施工企業預繳了金額為10多萬元的農民工綜合保險費。 醫療救助 惠民醫院民工看病有補貼 今年4月3日,成都市啟動了首批6家農民工惠民醫院。農民工在這些醫院住院,無論參保與否都將享受到補助。但記者了解到,農民工惠民醫院啟動以來,這6 家醫院接待的生病農民工比較少。部分用人單位未與農民工簽勞動合同、未為他們辦社保是造成農民工不愿去農民工惠民醫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病住院還有補貼,當然是好事。但單位沒有為我們辦社保,報銷比例比參保者少很多!辟Y陽來蓉打工的劉春華說,按照規定,未參保農民工的補貼標準為:門檻費;符合基本醫保報銷范圍的住院醫療費個人自付部分扣減起付金額后,按20%的比例支付,一個自然年度內累計補貼金額不超過1萬元。這樣算下來補貼金額比參保者少。 “農民工到醫院住院要享受補貼,我們必須確定其農民工身份!笔芯C保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參保的農民工到惠民醫院住院,只需出具社?ā⑸矸葑C即可享受補貼;沒有參保的農民工,需出具一份加蓋有勞動保障部門鮮章的勞動合同即可享受補貼,如果不能出具則不能享受住院補貼。該負責人稱,目前社保局正在加大對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的監察力度,促使更多用人單位為農民工簽合同、辦綜合社會保險。 子女入學 與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今年,青羊區每個建筑工地開工時,該區的黨員援助服務中心就會走進工地,向農民工發放《適齡子女入學調查表》,以幫助農民工子女在該區就近就便入學。另外,該區還將給農民工發放健康卡,農民工持該卡到該區的區級醫院就醫,可享受一定優惠。 青羊區黨員援助服務中心主任常光潔介紹,過去農民工進城務工,子女入學時,要四處去找關系。現在由區教育局就近、就便安排入學,這些農民工子女在就讀的學校將和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在成都市其他區(市)縣,農民工子女也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子女一樣的待遇。 破題之后更需“下深水” 大部分農民工與城市居民生存狀況的差距仍然非常大。成都市逐步為農民工建立了戶籍、社保、醫療、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體系,不少是開全國之先河,十分難能可貴。但改革還需要破解的東西依然很多,改革的難度也將越來越大。比如,修幾間夫妻房容易,但要所有工地修夫妻房卻很難;督促幾家施工企業為農民工繳社保費容易,但要使所有的施工企業都繳,其中涉及的博弈仍非常復雜。 在改革發展到今天,農民工問題已經成為最難的問題之一,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已經無法回避。正如省建設廳副廳長譚新亞所言:“在我們的農民工隊伍中很多人文化水平較低,有些工友是剛放下鋤頭鐮刀就成為城市建設隊伍的一員,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他們既不懂城市的管理常識也不懂相關的法律法規,更談不上文明施工、安全生產!彼麄冊鯓硬拍芤宰钚〉拇鷥r、以最和諧的方式融入城市?這道考題成都才剛剛破題。 其實,在大規模人口流動和就業方式多樣化、收入分配不平衡的背后,是農民工作為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長期以來在城鄉二元背景下的嚴重價格扭曲。正如有專家所言,市場作用不到位,生產要素的價格市場化程度偏低,已經成為發展的瓶頸。農民工的工資、資源的價格,環境的隱形成本等都已經價格扭曲了。然而要素價格的背后,實質是依附于農民工身上的城鄉差距和不公平太多太多。一方面要繼續消融城鄉差距,擴大農民工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深化生產要素的市場化改革,深化市場的作用,才能逐漸從根本上破解農民工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