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新疆摘棉花!”21日,銅梁縣高樓鎮歇坪村的陳蓉和楊興碧,又相約著去登記,準備第二次踏上新疆采棉之旅。不過,去年是干部勸她們去,今年是她們主動找村里的勞務經紀人報名。 去年,我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500多萬畝農作物絕收,農民增收困難。市委、市政府提出“農業損失勞務補,大春損失采棉補”,發動農民赴疆采棉增收。去年全市共有11.6萬農民工到新疆采棉,40多天后返鄉時,人均兜里增加了2196元現金收入。 據有關方面預計,今年我市將有11萬余農民工到新疆采棉,但去年帶隊的2000余名縣、鄉、村干部,將換成今年的3700余名勞務經紀人。市勞務辦主任、農業局副局長龔天榮說:“采棉活動中,政府唱主角,這是在特殊背景下采取的特殊舉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更應按經濟規律辦事,回歸本位,當好勤務員。” 但是,按市場經濟辦事,并不意味著政府會對農民工撒手不管。今年初以來,我市免費培訓了2000多名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都較強的勞務經紀人。此外,市里今年除了為每位農民工購買大病保險和意外人身傷害保險外,還將為貧困農民提供路費貼息;市勞務辦在新疆設立的辦事處,也將幫助農民工維權。市勞務辦已聯系了43個民工專列,比去年增加10個。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通過經紀人報名到新疆采棉的農民工已超過8.5萬人,是去年同期報名數的3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