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我們上工時為什么不能穿短褲嗎?”老師的提問話音剛落,下面就議論開了。“工地上穿短褲不文明唄!”“不對,是因為短褲很容易被工地上的東西掛住吧。”農民工們熱烈地討論著,“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穿短褲更容易使我們的膝蓋、小腿部分被利器劃傷,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大家不能在工地上穿短褲。”這是旅順龍河公寓施工工地上的農民工在夜校上課的一個場景,像這樣專門為農民工開辦的免費夜校,在旅順有近百所。每星期固定到夜校上課,已經成為農民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月8日晚,記者和龍河公寓工地上的農民工一起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課,感受到了農民工對知識的渴望,也感受到了夜校對農民工巨大的吸引力。 夜校讓農民工的夜晚不再空虛 晚7時30分,老師走進教室,開始為農民工上安全教育課。這節課主要是為剛來工地不久的新工人準備的,授課的老師是工地上的安全員,他用很通俗的語言向農民工們講安全的重要性。30多位前來聽課的農民工將一間小小的職工活動室擠得滿滿的,大家十分認真地聽課,全然不顧臉頰流下的汗水。職工活動室改成的教室雖然簡陋,但桌椅、黑板、電視、錄像機、圖書、宣傳欄等設施齊全,“農民工夜校”五個大字被醒目地貼在屋子前面的墻上。 來自黑龍江省的農民工張興玉說,我們夏天晚上6時30分下工,吃完飯7時左右,然后就沒有事兒干了,也沒有地方去。有的三五成群地出去游蕩,有的在工棚里打撲克、打麻將,還有的幾個人找個小飯店喝酒,最有意思的也就是聽工地上的工友講評書。現在有了“農民工夜校”,晚上大家都有正事干,俺們感覺充實多了。 今年旅順口區建筑業呈現建設項目多、外來農民工數量多、農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的“兩多一低”現象。現在這個區共有外來農民工近4萬人,其中小學文化以下的占90%以上。文化素質低、教育程度低,使他們在安全生產中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相對較差,這些都是導致建筑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直接原因。針對這一情況,旅順口區城建局建筑業管理處根據建筑施工企業流動性大、農民工集中的特點,探索在每個工地開設“農民工夜校”。夜校以項目經理、質檢員、安全員為主配備師資,并根據項目生產實際和農民工自身特點制定學習計劃,教學內容涉及施工安全、操作技術、農民工身心健康知識、法律知識等。 “明天晚上俺們不上課,夜校組織俺們唱卡拉 OK。”張興玉接著向記者介紹,農民工夜校不僅是學習的陣地,也是開展文化娛樂的場所。夜校還在晚上播放電視錄像節目,組織棋牌類活動豐富農民工業余生活。“有了夜校,俺們晚上再也不空虛了。” 夜校提高了農民工的安全意識 “大家出來干活最重要的是什么?”授課老師、工地上的安全員丁擘又拋出了新的問題。“當然是掙錢了,這還用問嗎?”回答的話音剛落,就引起了一陣笑聲。“不對,最重要的應該是自己的安全,因為在家里還有父母、妻子兒女在等著大家。”丁擘的這句話讓在場的農民工都沉默了,確實,安全不僅牽動著工地上的每一個人,也牽動著每一個家庭。 剛進工地,很多農民工連為什么要戴安全帽都不知道,來自黑龍江省綏化的劉健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23歲,小伙子很憨厚,干起活來一把子力氣。做力工時,他負責運磚,那時他覺得反正頭頂上就是天,也不會有東西掉下來,于是他推著磚車在工地上來回地跑。是夜校的安全課讓他知道了,高空墜物是最危險的,而工地上無論在哪里都有可能發生這類事故。從那以后,劉健不僅進工地就戴好安全帽,而且還把帽繩勒得緊緊的。劉健說,在夜校他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在工地上最容易被釘子扎到腳,其實避免的方法很容易,只要不踩木頭就一定沒事,因為只有木頭上釘透的釘子才可能釘尖朝上。 從4月份開始,丁擘已經為農民工上了十多節安全教育課了,他說,在夜校可以系統地為農民工講解安全生產的相關知識,讓農民工在學會保證自己的安全的基礎上,也能夠保護他人。現在基本上不用再在工地上督促,大多數農民工都能自覺地按照安全管理的要求去做工,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夜校使農民工成為新一代建筑工人 很快,一個多小時的安全教育課就結束了,農民工聽得意猶未盡,大家討論著課上老師講授的內容,久久不愿離開。劉健說:“夜校真好,能免費學到知識,還使我對我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認識。” 在這個工地上,有許多人過去和劉健一樣就是想走出農村賺些錢,并沒想要學些什么,更不想以后的生活會如何。夜校的學習,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他們中大多數人的想法。劉健認識到自己還年輕,應該學更多的技術才能在城市立足。從做力工到開貨梯,劉健的工資不僅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掌握了一門技術。有了這門技術,無論到哪個工地人家都愿意要,給的工資也高。“以后我還想學點其他技術,技不壓身嘛。”劉健收拾好東西離開了教室。 龍河公寓工地的項目經理張慶春,也是夜校的老師之一,從一個力工到項目經理,張慶春經歷了化繭成蝶的巨變。在他看來,建筑業要轉變產業增長方式,提高競爭力,不但要改進技術和設備,更重要的是培訓農民工,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沒有高素質的操作人員,再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在建筑工地上開辦農民工夜校是幫助農民工向建筑產業工人邁進的一件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