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報道,劉先明教授履任東莞市天盛特種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盛)簽約總經理已有一個月了,這是東莞首次出現“簽約總經理”。 今年4月,劉教授應一家咨詢公司的邀請來東莞講課,當時講了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天盛老板葉建忠覺得對自己的企業很有幫助,當時就邀請劉教授到自己的企業看看,對企業提提意見,劉教授到企業作了些了解,雙方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缺少合適的職業經理人 東莞圣茵花卉公司老板周世明的一番話代表了很多東莞大中型民營企業主們的心聲:不是我不需要人才,而是我現在還沒找到可以接替我的人才。 某外企做營銷總監的李先生卻對此提出異議:東莞這么多外企的高級管理人員都是素質很高的職業經理人,說缺少人才是站不住的,總認為自己打拼多年經驗豐富,這些職業經理人能力不如自己,這是許多民營企業家不信任人才的一個通病。 東莞民營企業協調辦公室主任陳錦柱先生認為:“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選擇走向社會招人才,聘請職業經理人這條路。” 如何規避“簽約”風險 假若嘗試失敗,企業是否會因此而大亂?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所冒的風險很大,更何況企業還要為此支付高額的報酬。 天盛葉建忠坦言:“風險會有一些,但因為我們的企業是具有9年市場運作經驗的企業,雖然有些地方需要改進,但本身也有一定的優勢和基礎,有風險,但應該在企業的承受范圍之內,還有,簽約總經理的提案生效是需企業本身的總經理確認之后才能付諸實施的,這也是減少企業風險的一個關口。” 前不久,在東莞的首屆民營企業人才招聘會上,東莞市民營企業協調辦公室主任陳錦柱對東莞民企人才觀曾有個形象的說法:東莞雖然有近15萬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但大多數民企還停留在家族經營的階段,缺人才,想請人才,但請人才又怕別人把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花了,這是目前大多民營企業家在對待人才方面的心態。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如何,“簽約總經理”的出現給人們透出一個信息,東莞民企在啟用和招納人才方面已邁出大膽的第一步。(記者周楠通訊員王貴發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