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縣蘆陽小學的季宗強本是一位鄉中心校的語文教師,2001年考進縣城的蘆陽小學,2003年就被提升為辦公室主任、校長助理。能在短短兩年的時間中,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校長舒瑞林將其歸結為學校創建學習型團隊取得的成效。 2001年,蘆陽小學公開招聘教師,季宗強通過競聘進入學校。當時,他帶了一個很差的班級,壓力特別大。學?紤]到他的難處,安排年級主任指導他開展班主任工作,安排首席教師幫助他開展語文教學,F在,他已成長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寬松的學習環境,給了他廣闊的自我提升空間。 和季宗強一樣,對新進的教師學校都會指派骨干教師帶領,這對年輕教師的成長有很大好處。新教師進校一年后,學校還會從教學成績、學生滿意度、教學組評價、家長評價等方面對其進行全面的考核,促使他們教學能力的提升。 培養年輕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工作,被列入學校的重要議程,學校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凡是市級優質課競賽、專題講座等,如果有語文方面的,就把語文老師全部派出去,由其他教師包班管理,以此類推。 學校的開支中,很大部分是用于對教師的培養。每年都有接近3萬的經費,用于保障教師培訓。在資金特別緊張的情況下,學校還投資40多萬元,組建了兩個微機室,將寬帶接入校園。同時建立起校園網,為教師的學習提供網上交流的平臺。 “學校氛圍好,工作難度大,很磨練人,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奔咀趶娬f,“進入學校以后,年輕教師成長都非常迅速,很多都已經成為了市、縣級骨干教師。” 校本教研提升教師素質,“學校老師可持續發展動力在哪里?就在于不斷的學習。”校長舒瑞林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應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從1995年開始,學校就重視教育科研,通過科研樹立學校品牌、提高教師的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校長舒瑞林堅持每天讀書1個小時。在此前提下,蘆陽小學要求教師每年精讀一本教育專著,至少訂一份與教學相關的刊物。每學期看10篇有關教學經驗的論文,寫3篇讀書筆記,寫一篇經驗文章或論文。教師可以在校園網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作為共享的教育資源,與同行切磋。一年下來,學校教師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多達340多篇。 目前,學校有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輔導員,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學校組織教師參加研究的《山區縣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實踐研究》獲省政府教學成果評選三等獎、市政府評選二等獎;《數學學科實施“百分制+等級制+評語”的評價研究報告》在四川省首屆教育教學科研成果評選中獲得省優秀獎、市二等獎。 另外,學校實行“合作式專業學習”,以校本教研為載體,營造學習型的校園氛圍。綜合教研組制定出教師發展的專題研究,做到人員落實、經費落實、專題落實、中心發言人落實和時間落實,強化教師集體備課的教研氛圍。 在學習新課標的過程中,學校首先全方位的進行理論培訓。請專家到學校辦講座;派骨干教師參加省、市開展的培訓;校長、教導主任和骨干教師做專題講座等。 然后,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分別擬出了七至八個專題,每月進行一個專題的學習。先由教師自學,寫出讀書筆記,再指定一個骨干教師進行專題輔導,讓教師們全方位理解新課標的理念。 最后,以某年級的新教材為藍本,分學科,分單元具體學習。比如,請一年級的教師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每人設計一節課,與全校同學科的教師一起分享,達到全員學習、培訓的目標。同時,在各教研組中組織“學習沙龍”,發揮教與評的互動特性,有主題,有計劃地實施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