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學是民族心靈史的一部分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建功 關注打工文學是社會責任 “關注打工文學,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的責任,更包含了我們對勞動者的敬意和深情。”3月4日,當記者就打工文學的話題電話采訪全國政協委員陳建功時,他由衷地如是說。 話題由今年1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的“打工文學論壇―2008北京”研討會說起。作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陳建功一直十分關注打工文學的成長和發展。為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人民文學》雜志社、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聯和深圳寶安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了這次打工文學論壇。在論壇上,中國現代文學館首次將打工文學作品收入館藏。 當記者問陳建功舉辦打工文學論壇的意義時,他回答說:“我認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評論家、作家齊聚一堂,就打工文學這個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學題材展開研討,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隨著改革開放時代的到來,千百萬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打工文學已經形成了不可低估的文學現象,在中國當代文學的人物畫廊里,也已經逐步形成‘打工者’的藝術形象譜系,成為了這個變遷的時代民族心靈史的一部分。面對這一嶄新的文學現象,批評家、理論家們是不能也不應掉轉過頭去的! 陳建功認為,當前打工文學的發展很有生氣、有活力,雖然打工文學的作者以非專業作家為多,他們當中出書的人并不多,但打工文學作家的成就很引人注意,其中不少優秀作品獲得全國文學獎,代表人物有廣東的鄭小瓊、深圳的王十月、在深圳打工的湖南人于懷岸等。鄭小瓊的作品多次獲文學獎,王十月的代表作有《深圳有大愛》等,于懷岸被文壇稱為“湖南文壇五少將”之一。到深圳打工起家的女作家秦錦屏,小品寫作成績斐然,其中篇小說還獲《北京文學》新人獎。陳建功說,這些都是近年打工文學中的驕人成就。 當記者提到有些打工文學作者隨著寫作的成就和個人的努力,自己身份已發生了變化,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時,陳建功說:“據我所知,有的打工文學作者成了人大代表,有的人成為城市里的自由撰稿人,還有打工文學作者成為了企業刊物的編輯。這對于他們個人是可喜的。相信他們不會忘記自己的根。社會是在發展的,打工文學作者也是在不斷進步、發展和變化的,也會源源不斷地有所補充! 當代打工文學更有特色 陳建功談到,在召開“打工文學論壇”之前,中國作協還在揚州舉辦過一次“鄉下人進城研討會”。他說:“這是把研討會放在現代文學史這個大背景下考察的,內容當然也涉及打工文學。”陳建功認為,除了非專業作家的打工者自己寫自己,其實,長期以來也有不少專業作家在寫打工文學。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都市化的進程,會有越來越多的鄉下人進城謀生,這情景解放后有,其實解放前就有了。從歷史上說,如魯迅的《阿Q正傳》、老舍的《駱駝祥子》等,都涉及鄉下人進城的故事。但他認為“更有時代特色的打工文學是在當代”。他說:“完成當代‘打工者’藝術形象塑造的固然有專業作家,更多的卻是打工者中間涌現的作家。” 曾當過10年礦工、親身體驗過最艱辛的井下工作,使陳建功對底層人的生活有著感同身受的了解,這使他作品中的很多人物、細節都透著底層百姓生活的真實和厚重。也可能正是由于陳建功的獨特經歷和對生活的觀察和體味,使他對打工者的文學作品有著敏銳的感悟。他強調說:“當代生活中的打工者,他們身上有豐厚的歷史內涵和時代特色,他們的經歷中不僅凝聚著艱辛和血汗,凝聚著掙扎和悲苦,更凝聚著一代新人生長的歷程和一個新的時代來臨的曙光。打工文學作者本人就是打工一族,他們豐富的閱歷、真切的情感、獨特的感受,都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中,使其更具親歷感和時代氣息,這也是他們成為‘打工文學’主要創作力量的原因! 陳建功說:“坦率地說,包括我本人在內的許多作家、評論家、文學工作者,也都曾經有過‘打工’的經歷。當然,我們當年所面對的環境和今天的‘打工者’所面對的環境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我認為,對于當代生活中的打工者形象,其豐厚的歷史內涵和時代特色是不容低估的。想起我們的年輕時代,面對‘打工作家’的涌現和‘打工文學’的興起,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呼吁、研討以及各種深入的工作,引起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這對推動這一題材的創作,對于激勵廣大作家關注現實、貼近時代,對于扶持新人、增加專業作家和業余作家間的了解和友誼,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兒童文學基礎教育需加強 作為文壇前輩,陳建功對當代很多“80后作家”充滿愛護、贊賞。他認為,雖然很多“80后作家”成名時還都是學生,但并不就代表他們毫無閱歷。他們的作品中有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充滿了時代特色,特別貼近現在年輕人的心靈。與上一輩的作家相比,他們從小就接受好的教育,知識面廣。陳建功直言不諱地稱贊“80后作家”,“有才氣,作品敏感而靈動,沒有創作上的束縛,洋溢著活躍的思想”。他對記者說:“以前人們好像沒成年就不能寫自己,但21世紀人人可以寫自己,現在十一二歲就出書的也有啊! 正是出于對年輕一代的關懷和愛護,在這次政協會議上,陳建功對記者表示要提關于重視兒童文學和素質教育的提案。他說:“現在我國師范院校里缺少兒童文學二級學科,這對師資教育是不利的。我認為,我們應該重視兒童文學的教育,首先從重視師資開始! 當記者問他“如何看待現在很多小學生甚至初中生都喜愛看動漫圖書,而很少看文字類小說的現象”時,陳建功說:“這種愛看動漫圖書現象被稱為‘讀圖時代’,我認為‘讀圖’并沒有錯,看動漫圖書一樣可以學到知識,這是我們當今所處的一個時代特色!彼f他在日本時,常看到地鐵、車站等公共場所里,四五十歲的人也在“讀圖”,有些公司職員就是上班干活,下班“讀圖”、睡覺。“但顯然,他們的情感生活淺顯,可能這與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有關。”陳建功強調說:“但我認為,用文字寫兒童文學是不能忽視的,讓孩子們多讀文字作品也是不可忽視的,否則人的整個思維方式都變了,想像力會大受挫折。人不能沒有豐厚的情感,不能沒有文學的想象。因此,讀圖不可忽視,兒童文學既要為孩子們奉獻好的動漫作品,也要奉獻好的文字著作。這對提高民族的精神生活質量、培養下一代的全面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