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的價值在于獻身;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價值在于創新。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那么我們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 通過學習和實踐,筆者對創新教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體會,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交流—互動”的創新教學模式,進行英語課堂教學。 “交流—互動”教學的基本模式結構為:教師啟動—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各組交流—練習評定。 所謂“互動”,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發現 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學的共振,成功的英語教學要致力于形成一種新的教學雙邊關系,使得兩個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揮。教師抓住時機善于引導、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教學內容引人入勝;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善于思考、積極參與,并善于打破常規,產生奇思異想,使其能力不斷發展,這使得“互動”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創新教育成為可能。 英語教學具有極強的實踐性、交際性,它同樣具備創造性教學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完美性。以學生作為創造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交際能力是該學科的目的。因此教師與學生必須處理好互動關系,即導演與演員的關系。教師創設情景,學生在情景中運用語言,教師畫龍點睛,學生舉一反三。在實踐中學生不斷獲取語言技能、發展智力和能力,特別是創造力,這便是形成“互動”教學模式的意圖。 依據國家大綱要求,應用創造型模式的教學方式,本著在情景中掌握勻型結構,啟發學生在情景中運用語言材料歸納語法規則,進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養言語交際能力和發展創造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了如下教學五環節: ┌───┐ ┌───┐ ┌───┐ ┌───┐ ┌───┐ │激 趣 │→│創 景│→│啟 發│→│探 求 │→│交 際 │ 一、創新思維,源于興趣 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應當適時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任務,筆者有了實踐中的幾點感悟: ① 課前準備 通過問卷調查、口頭了解、談心、座談等,了解學生的態度和需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內容,相應調整教學方法,師生共同配合,密切合作,消除學習中的抵觸情緒和厭學心理。 ② 課初導入 好的課堂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保證。每一次上課,我都力爭使自己處于受歡迎的狀態,通常用講故事、一分鐘講話、游戲、復習等方法,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例如學習Camping這一課,我先提問學生所知的各種野營活動,學生紛紛回答:summer camp, winter camp, fishing, singing and dancing, boating, swimming, cooking over campfire, 然后我補充一些新的野營形式比如English camp, computer camp, photo camp等等,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引入新課,激發學生主動去了解學習。 ③ 課中設置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把每一堂課上得生動有趣,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學中,有時運用直觀教學用具,有時運用電教手段,有時用開故事會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問答和口頭表達,有時讓學生自己開展活動,我從旁指導。比如學這樣的單詞,如 breathe, computer, climb, jump, improve, prepare, repair,laugh等等,就可以用英語解釋,或猜字謎,或由兩個學生表演:一個做動作,另一個來猜單詞,參與的同學和作為觀眾的同學都興致勃勃,課堂氣氛熱烈活躍。又如在辨別音標[i]、[e]、[Λ]時,我采用了如下的繞口令,看哪位學生說得又快又好: Betty has a bit of bitter butter; Betty has a bit of better butter; She mixes the bitter butter with the better butter to make her bitter butter better. 雖然采取的方法不同,但目的是明確的:讓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去學英語,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二、創設情景,營造創新氛圍 利用具體情景掌握語言點。具體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擬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想象情景,在具體情景中教學,不但可以克服孤立單調的學習環境,而且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會在交際中運用所學的知識。此時,教師應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絕大多數的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英語創造性思維可以通過比較法、聯想法、創設情境、自由會話法、看圖說話法、用同一詞/詞組/句型說英語句子、游戲法、競賽法等來展開,使其充滿信心,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英語語法和漢語有較大的差別,如果要詳加說明,課堂必然枯燥無味,我在教學中用歌曲及搞活動和“連鎖動作”進行教學。如教祈使句時,我就邊說邊示范: Walk to the door; open it; go outside; come in; close the door; open it again; go back to your seat; stand in your seat; sit down again; close your book; close your eyes; shake your head; make a face; put up your hand … 隨機請幾位學生按要求做相應動作,可以加快語速,別的學生檢查這些同學的動作是否正確。運用這樣的方法既簡單直觀又有趣。有時,我也會在教單詞的時候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增強學生的理解力以便他們更好地記憶。 比如,巧用同音詞(homonyms): Who is closer to you,your mom or your dad ? (爸爸和媽媽誰和你更近?) -- Mom is closer because dad is father.『 “father”音同“farther”(更遠)』 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 ? (什么水果永遠不會是單個的?) -- A pear.『 “pear”(梨)音同“pair”(一對)』 Why are young men unwilling to date the daughter of the Fortunes ? (年輕人為什么不愿意和福瓊家女兒約會?) -- Because she is Miss Fortune.『 “Miss Fortune”音同“misfortune”(不幸)』 又如,根據學生喜歡猜謎的天性,運用腦筋急轉彎: What kind of table has no legs? -- A timetable. What eight-letter word has only one letter in it? -- Envelope. 再如,適時引用英語格言諺語: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敗是成攻之母。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美。 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畢。 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Time flies never to be recalled. 光陰一去不復返。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通過這樣一些趣味活動,學生不僅強化了英語單詞的記憶,也擴展了知識面。 三.創新思維,在于啟發 素質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可見,有效地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智慧的真正發展,是目前構成課堂教學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設疑啟智、層層遞進來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教詞匯時,可以用實物或圖片、模擬或示范動作直觀地介紹單詞,也可以利用各種關系解釋詞義: ① 利用事物的特征: Ice is cold. Water turns into ice in winter. Coal is black. When coal burns we get fire. ② 利用因果關系: Jack has not taken his breakfast, so he is hungry. I have drunk a lot of water, so I am not thirsty now. ③ 利用先后關系或自然順序: Spring comes before summer. Sunday comes after Saturday. We take our breakfast at seven in the morning. We take our lunch at twelve at noon. ④ 利用聯想: 例如: 由tree聯想到 branch, leaf, green, flower, red, yellow, color等。 由keeping fit聯想到: ⅰ. Diet, breakfast, lunch, supper, fish, vegetable, fruits, ⅱ. Sports, running, jumping, ball games, dancing, swimming...... 四.創新思維,在于探索 學生普遍反映英語難學。語言難學,難在哪里?難在它與漢語語音、詞匯和語法規則的迥然不同,難在它的紛繁復雜的語言現象。這時,我通常會鼓勵學生勤于思索,善于歸納總結,適時比較英語和漢語的異同點,探索規律,將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密切結合起來。還是以詞匯教學為例:在進行詞匯擴展的教學時,訓練學生捕捉語言現象的規律,以達到事半功倍,如: ① 利用拼讀規則 學生知道了ar讀[a:]的規則后,可幫助記憶arm, art, part, party, dark, argue等詞。 ② 利用詞形變化規則 如總結不規則動詞的變化,可分為: A – A – A型:cut – cut – cutput – put – put A – B – B型:dig – dug – dug build –built – built i – a – u型:begin – began – begun drink – drank – drunk ③ 利用構詞法知識 a.利用同根詞: 如教過use后,經過構詞分析,學生就可以推測出useful, useless, user的詞義來。教師就可以說: “Useful” comes from “use”, it means “of use”. “Useless” comes from “use”, too, it means “of no use” or “not useful”. b.利用分析前綴的方法:如教retell,rewrite,學生已掌握了tell, write,向他們解釋前綴re-的含義是“again”,此時學生就能推測出retell, rewrite的意思來,他們就會說“Retell” comes from “tell”, it means “to tell again”. c.利用分析后綴的方法:如在學生已學過China, Japan的基礎上,指出后綴-ese的含義,學生就很容易推測出Chinese, Japanese的意思來 d.利用分析合成詞的方法:在學過合成詞的構詞規則之后,學生接觸到熟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詞構成的合成詞時,都能理解該詞。這里就不再舉例贅述了。 ④ 利用歸納、對比法 a.利用同義詞:同義詞都是相對的,比如nic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義詞可能是pleasant(令人愉快的), kind(親切的,和善的), fine(晴朗的,好的)……。根據這個特點,不要孤立地看某詞的同義詞,而要把它放在語境中來看是不是同義詞。如: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這時fine就是nice的同義詞,nice就可以用fine來代替。 b.利用反義詞:在英語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表示相對概念的詞。如學過big以后,當學到small時,可以指出Small means not big.學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 c.同音異義詞形的對比。略 詞匯教學是一種藝術,忌孤立煩瑣地講解,而應有條有理地系統分析,找出其規律,達到融會貫通。 五.創新教育,注重交際能力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教學活動要和以英語進行交際緊密地聯系起來,力爭做到英語課堂教學交際化: ㈠ 通過語言操練培養交際能力 語言操練不等于語言交際。語言操練的著眼點是語言形式,使學生在語言操練里,掌握語言形式;語言交際的著眼點是語言內容,使雙方達到相互了解;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的交際的能力,而不是使學生單純地掌握語言形式。在英語教學里通過語言操練使學生掌握語言形式,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首要前提,語言操練和語言交際是相輔相成的,兩者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如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利用課文里的詞語、句型,表達自己的思想,創設情景,談天氣,談生活,談愛好等,談各自的心得體會,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組織開展演講和辯論,教師從旁指導。這樣,既復習和鞏固了所學的詞匯、句型,更重要的是交流了思想,能更好地把握教學的走向。所以每次教新材料時,我都要讓學生先進行機械練習,再進行有意義的練習,再進行交際性練習,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新知識進行交際,逐步把語言操練推向語言交際。 ㈡ 教學過程交際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進行師生交流,學生之間交流,用真實的語言材料,用英語教英語和學英語,用語言做事,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使交際活動貫穿課堂始終;鼓勵學生在說英語時帶表情,伴以手勢、動作,像演戲一樣把生活中的交際場合搬進課堂,可以聽錄音,看錄像,講故事,學歌曲,演話劇等,并在活動中正面鼓勵學生。另外,我在課上的一切活動都用英語進行,如組織教學、講解、布置作業、解答問題等,把教的英語用到師生交際中去,擴大和占領使用英語的陣地。這樣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習慣才能養成。我也鼓勵學生克服害羞心理,在課外活動和生活中使用英語,大膽地說英語。 ㈢ 突破課本中心、教師中心,培養學生交際能力 現代外語教學重視課本,但如果完全被課本所束縛,不僅教法會凝滯、教學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達不到交際的目的。所以在教學中要增加語言材料的輸入,在利用課本的同時使用電化教學手段,逐漸增加與課本水平接近的語言材料,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廣泛的生動材料中豐富詞匯、語法及語音語調,語言信息大大增加而且易于吸收,學生可以用語言表達、接收、傳輸信息,利用它去學習、了解生活,享受生活,創造生活。 創新教學是當今教育的主流,我們應始終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指揮家: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精心組織教學不僅教給學生以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和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