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現代科技的核心原理在古代中國的玩具中早有體現。 直升機之“祖”——竹蜻蜓 我國在1400多年前就有了竹蜻蜓玩具。它用竹片削成,葉片像螺旋槳,中間插一根竹竿,用力一搓竹竿,葉片就會升起來,遠看像一只蜻蜓。明朝,竹蜻蜓傳到法國,并且在法國科學院進行了表演。由于竹蜻蜓的葉片像陀螺一樣高速旋轉,所以當時稱它為“中國陀螺”。飛機發明者——美國萊特兄弟小時候就玩過竹蜻蜓,而真正的直升機是1940年才發明出來的。 渦輪發動機的雛形——走馬燈 走馬燈又叫“馬騎燈”,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走馬燈的發明,啟示了現代噴氣式飛機發動機的發明。在《清稗類鈔》一書中就提到,“咸豐時,西人某來華,見走馬燈而異之,購一具以歸,遂因此發明空氣漲縮轉動機械原理”。這種空氣漲縮轉動機即現代噴氣式飛機用的渦輪發動機,它的出現引發了航空史上的一場革命。 原始遠距離傳話裝置——土電話 用兩個竹筒、一根線,就可以傳話了。這就是過去孩子們的“土電話”。竹筒一端開口,另一端貼上牛皮紙!半娋”就是一根普通的棉線。它的兩端固定在話筒的牛皮紙中央。兩個人各拿一個話筒,拉直棉線,就可以通話了。一人在話筒開口說,另一人在話筒開口邊用耳聽。聲音就可以通過棉線震動遠距離傳過來了。這也可以說是現代電話的雛形了。 現代導航儀的“心臟”——陀螺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國就有了石制陀螺。當陀螺高速旋轉時,它不管地面如何高低不平,它都會轉得很穩,而且保持轉軸方向不變,在物理學上稱作“定軸性”。利用這個特性,可以用它來指方向,F代飛機、導彈、運載火箭上的導航儀中,就裝有高速旋轉的陀螺,有了它,就可以指引正確的航向。想不到,小小的陀螺,竟是現代導航儀的“心臟”。 古玩具孕育現代體育玩具不但能夠怡情,合理使用還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在中國古代,當時人們就已經利用各式各樣的玩具開展體育鍛煉,這次玩具展上就特別展出了中國古代的部分體育項目。 古代高爾夫——捶丸高爾夫運動發源于西方,高爾夫俱樂部首創于1608年。也許你不知道,早在12世紀初葉,我國就有了類似的活動,當時稱之為“捶丸”!按吠琛逼鹪从谔瞥,當時叫“步打球”。到宋代,這種活動已經十分成熟!按吠琛本褪怯谩按贰睋簟巴琛。古代的“捶”叫“權”或“棒”,用竹、木刻成,用牛筋、牛膠加固!巴琛庇纸小扒颉,用樹瘤子制成。玩時在球場挖上球穴,用捶將丸擊入穴中。這種游戲當時盛行于皇室和貴族高官。 古代保齡球——木射 打“保齡”就是用滾木球的方式去擊倒遠處的瓶狀柱子。其實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滾球游戲,這種游戲在唐朝開始出現,當時叫“木射”,又叫“十五柱球戲”,就是在地上立15個木筍,其中10個上書紅字、5個上書黑字,以分貴*。然后用木球從地面滾出,擊中紅字木筍為勝;擊中黑字木筍為敗。 古代的臺球——彈棋臺球從十六、十七世紀以來風靡了歐洲許多國家,大約在清朝道光年間傳入中國,當時譯作“打彈子”。彈子用木頭、塑料甚至象牙制成。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有類似的游戲,叫“彈棋”!皬椘濉笔加跐h朝,它的棋子用木頭或象牙制作,棋臺用石頭制作,玩時亦用一棋子去彈另一棋子?上н@種游戲后來也失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