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 在商代被后人稱為“青銅時代”的時候,遠在西南邊陲的云南也進入了廣泛應用青銅的時期,從近萬件出土資料看,青銅的制做和使用地主要分布在滇池地區、洱海地區、滇西北地區和滇南地區,共200多個出土點,其鑄造工藝從大型的“夯筑范鑄造法”到精密的“蝕 蠟 鑄造法”,都可看出已達到相當水平。云南青銅器構思奇絕,風格卓異,尤其以動物的造型最生動豐富,涉及的內容有劍、戈、矛、鉞等武器,也有斧、鋤、鏟等生產工具,釜、勺、斗貯貝器等生活用具,還有銅鼓、編鐘、葫蘆笙等樂器,甚至有銅制房屋模型和六畜模型,其中貯貝器和銅鼓是云南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 【貯貝器】.......................................................................................... 一種專用來貯的貝幣的青銅容器,在其他省區極為罕見,通常有兩種形制;一種是三足筒狀帶蓋者,蓋上飾以虎、中等動物;另一類形似銅鼓,鼓面上雕鑄著戰爭、殺人祭祀、貢納、狩獵、生產等場面、形體雖小,卻異常生動豐富。 【扣飾】.............................................................................................. 云南青銅器中有不少用以裝飾或懸掛佩戴于其它物件的小型扣飾面積很小一般不超過10平方米,多采用人物和動物的造型,生活氣息濃郁,鑄造精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兵器】............................................................................................ 云南青銅器中兵器種類繁多,盡攬中原青銅兵器形制,其中仿生兵器為云南所獨有,仿生兵器是模仿動物的某個部位制成兵器,如鳥頭啄、鶴嘴斧、蛇頭*、犀鳥頭鉞等,其中吊人銅矛是一件奇異而血腥的特殊武器。 【樂器】............................................................................................ 銅鼓:是云南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既用以“樂”,也用以祭祀和戰斗,全國銅鼓的分布有萬家壩型、石寨山型 、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和百盟型八種,云南占了其中六種。在云南發掘二百多件銅鼓。 葫蘆笙:云南最常見的一種樂器,江川李家山出土的葫蘆笙型制獨特,最為奇巧。 編 鐘:云南青銅編鐘上端有羊角鈕、唇平齊.兩側有簡單紋飾。斷面呈橢圓形,有別于中原的型制。 【斑銅】......................................................................................... 斑銅有‘生斑’和‘熟斑’之分,生斑系高品位天然銅冷鍛、打磨、顯斑而成,現存于世的生斑制品多由東川會澤一代生產,目前原料已難采到。熟斑為冶煉合成,不僅一定程度緩解了生斑原料的緊缺,而且能進行精細加工。昆明斑銅廠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制作出許多國家級精品如孔雀品瓶、牛虎案、孔雀明王等...... 【烏銅走銀或烏銅走金】............................................................................. 這是云南獨特的傳統技藝,始予雍正年間,為石屏冒合岳家兄弟所制,是以烏銅為胎,胎上雕刻各種花紋圖案,以溶化的金或銀,“走”入其間,經化學處理打磨平滑即成。因造價太高,解放前幾乎泯滅,后被搶救回來,代表作為六十年代創作的風景畫屏風《五百里滇池》擺設于人民大會堂云南廳內。 【白銅名品——白銅面盆】............................................................................ 公元354年前,今云南會澤,東川一帶,已有大量的白銅開采,唐代被稱為“中國石”,檀 萃 《滇海虞蘅志》中稱“白銅面盆惟滇制最天下”。以不起污垢,一試即新為世人所寶。 【民間銅制品】.................................................................................... 云南民間銅制品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有許多自成派系的銅制品加工地,如鶴慶銅、銀制品;麗江銅鎖、銅鈴、銅號;牟定銅炊器;騰沖銅日用品;江川銅器;昆明宮廷燃氣紫色銅火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