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語言是國家之間(或人之間)交往的第一工具,無論它是有聲的、文字的、方言的、還是普通話。在我國能代表美化了的有聲語言,泛指播音員、主持人和話劇演員對語言的表達了。 電視節目主持人和舞臺節目主持人的工作性質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主持人和話劇演員就有一定的區別了。話劇演員的表演是內部技巧與外部技巧的統一結晶體,而“內部技巧是表演的靈魂、是支柱”。所謂內部技巧是指演員的生活經歷、文化觀念,及思索、性格、情感等對角色塑造的影響,以此來造成對角色的心理生活的體驗。而外部技巧是輕重、節奏、停頓連貫、層次、高低以及一些動作手勢等方式,以表達作品的邏輯概念和感情色彩。演員要排除“非角色欲望”來破壞自己原有的形象,用“忘我”精神換來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才有可能獲得巨大成功。主持人是“非角色表演”,主要掌握表演的內部技巧,同樣需要掌握內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融合分寸,全身心的投入節目、體驗情感、排除雜念,即排除“非主持欲望”,不能參雜隨心所欲的個人情緒。演員和主持人,都要學好語言,對普通話的要求是一致的。演員的臺詞要傳得遠、音量要大、使用聲區寬廣;主持人用語言說話親切自然、音量平衡、多用中聲區。二者均要求吐字、達意準確。 表演藝術體驗派代表、意大利著名悲劇演員薩爾維尼說過:“我認為每一個偉大的演員,應當而且確實感受到他所表演的一切。我還覺得,他不僅要一遍、兩遍地感受到這種激動的情感,或者在他研究臺詞時感受到它,而且他還必須在每一次演這個角色的時候,不論是第一次或是第一千次演,都要或多或少地感受到這種感動的情感”。同樣,優秀的節目主持人(電視節目主持人)對待節目的“排練”和“重復拍攝”,無論重復排(拍)多少遍,都要從節目當時的情景出發,保持第一次排(拍攝)時的新鮮感和興奮情緒。有了這種體驗,隨情而生的語言、動作都是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而不是機械模仿、重復原來說過的話、做過的事。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演員和主持人(播音員),似乎是隔行,其實親如姐妹;似乎無法劃等號,可又有許許多多類同的方面。而這兩個行業對從業者來講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下將探討一下演員和主持人(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表現個性。 一、工作性質略有不同是二者最大的區別 (1)一個優秀的演員可以表現為沉默寡言,可以脾氣古怪,或任性、放縱;但一個主持人則必須具有穩定的氣質,對人熱情的人格。(2)演員的成功來自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及表現內心情感的能力;主持人不需要表現各類人物的內心情感,而要有理性的分析。(3)演員要掌握表演的技巧;主持人則主要掌握溝通的技巧。(4)演員利用包括自己身體在內的一切手段創作角色;主持人則主要*口頭語言與觀眾交流。(5)演員可以對某些專業知識不感興趣;主持人則必須積極汲取一切領域的知識。(6)一名優秀的演員可能對政治絲毫不感興趣,那他就去演普通人;而一個對政治不感興趣的主持人,則永遠難以成為一名出色的、大眾認可的節目主持人。 二、演員和主持人的語言風格 演員和主持人在語言風格方面(語言流程、語速、起伏、音色、音量、聲區發揮等等)都具有截然的區別。演員用語言可以是普通話、方言,也可以是半傻、半酸,甚至可以是神經質、呆滯或拖拖拉拉的碎語。無論在舞臺上、熒幕上,演員只要不脫離劇本規定性境、能夠表達作者作品意圖、能夠表現人物特定感情色彩和形象,則可以進入隨心所欲的發揮。如武威方言:“干什么呢啥?”把“干gan”念“gang(調值44)”,“什么”“念成si(調值54),么(調值32);又如“山藥米半面”念成“sang藥mi(調值45)bang(調值43)miang(調值433)”;就是說一聲不夠高、二聲上不去、三聲難轉變、四聲不夠長,而且各聲調的調值又亂用;再者語音的發音部位不到位,方法也不準確,以這樣詼諧的方言,增加了不少的包袱。而主持人(播音員)則不能,她必須是標標準準的普通話;必須是準確的、完整的詞匯或語言、語句,要為主持的節目主題而負責;要舉止莊重、大方、有修養;要語言親切、自然、流利和字正腔圓,要給觀眾一個清楚、明了的交代,不能有絲毫含糊。否則,就扭曲了節目主題(不能準確地傳達政令、傳播新聞、導播各類信息了),甚至會造成觀眾的誤會,以及歪曲節目內容等一些不可原諒的錯誤。 三、社會對演員和播音員的認知不同 演員和播音員的生活細節對職業的影響程度會有很大的區別。演員可以有很浪漫的色彩,甚至越古怪越有吸引力,個性越強越有魅力;而節目主持人則不能,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埋沒一個很有潛力、很有影響力的優秀播音員。 作為一名改革創新時代的藝術工作者,必須在生活上、工作上嚴以律己,在為觀眾進行引人入勝的表演、主持中積蓄經驗,同兄弟姊妹藝術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不斷交流和學習,在積累和總結經驗中成長;不斷培養給予藝術作品以生動渲染的能力;始終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
| |
|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返回頂部] |
| |
|
 |
|